年11月16日傍晚,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或收音机前,获知了中国女排3比2战胜日本队夺得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的消息,这是中国在三大球运动中摘取的首个世界冠军。整个中国立即沸腾了,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亿万观众始终忘不了那场球,忘不了解说员宋世雄充满激情的声音。
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美国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最终在决赛中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美国,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实现了女子排球三连冠的伟业。女排三连冠功臣榜三连冠伟业,靠的是奋勇拼搏的精神、无坚不摧的意志,凝聚一心的团队,而团队中的每一位球员,又个个身怀绝技。号称场上“天安门城墙”的周晓兰,拦网就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城墙,而且被球迷公认为最漂亮的女排队员之一。
上世纪80年代,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离不开这些排球运动员。男排“汪嘉伟真帅”是那个时代球迷的共识,所以当时还流行这样一个说法:“你看女排里有一个队员很漂亮,叫周晓兰,和男排的汪嘉伟真合适!”红极一时的杂志《大众电影》年3月的封面照,就是周晓兰和电影演员龚
雪的合影。那是《大众电影》杂志创刊以来第一次用非电影人物做封面。主攻手张蓉芳在女排队伍中也特别突出,因为她身高只有1.74米,是世界排坛最矮的主攻手之一,但其强大的网前杀伤力被誉为排坛奇迹。女排第二任队长孙晋芳,有“神二传”之称;接应二传陈招娣,因左臂严重受伤,吊着一只手坚持上场,获得了“独臂将军”的称号;主攻手杨希长相甜美,被称为“中国的山口百惠”。
副攻手梁艳不但是女排三连冠功臣,还是五连冠唯一全程参赛选手,可谓“五朝元老”。参加三大赛最多的是苏惠娟,“世界最佳二传”杨锡兰,还有曹慧英、朱玲、陈亚琼、杨晓君……三连冠伟业的功劳簿上,每一位队员都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女排队员,恐怕非郎平莫属。她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赢得“铁榔头”称号,与美国名将海曼、古巴名将路易斯并称为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中国女排夺得三连冠,郎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年11月16日,中国队击败日本队夺冠时,有外媒这样报道:“一个叫郎平的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比2获胜!”一位采访过郎平的体育评论员说,“铁榔头”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两个字——“不装”。
当时他问郎平,“有文章说,在激烈拼争的时候,你们会想起祖国。”郎平的回答很实在,“那时候那么紧张那么累,只是想怎么把每个球打好,顾不上想别的。”在他的眼中,郎平就是北京大妞,非常真实。采访后谈及对女排精神的理解,这位评论员说,“不是拿了冠军就有女排精神,女排精神还包括即使实力不如对手,还要去拼!”说起中国女排,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世界数一数二的郎平、孙晋芳、陈招娣等球星,其实有一个名字依然在人们心中永远铭记,那就是中国女排史诗三连冠的功勋教练——袁伟民。袁伟民年7月出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年入选国家男排。年,袁伟民从国家男排退役后,出任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袁伟民当教练很有特点,人很和气,见过他的人都知道,他脸上经常面露微笑,场下对队员很友好,但是又很威严,训练场上队员都怕他。
袁伟民喜欢抓技术细节,对技术方面的要求非常高,经常对队员进行魔鬼训练,因此又有“魔鬼教练”的称号。他还特别会做思想工作,尤其强调比赛作风。正是在这样的富有特色的训练环境下,中国女排最终在世界排坛上取得了“三连冠”的历史性突破。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袁伟民获最佳教练员奖。女排三连冠之后,袁伟民走上了国家体育管理的工作岗位。年12月,65岁的袁伟民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休。年10月13日,袁伟民被美国的排球名人堂授予优秀教练员奖,成为第二个被选入排球名人堂的中国人。带火了一部电视剧上世纪80年代中国排球运动火爆,除了中国女排的骄人战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剧《排球女将》的风靡一时。或许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中国女排的优秀引发的排球热,才让这部日剧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
《排球女将》是广东电视台引进国内的第一部青春偶像日剧,讲述了一群日本女中学生为了参加年莫斯科奥运会排球比赛努力训练的故事。剧中“晴空霹雳”“双重晴空霹雳”“流星赶月”“幻影旋转”“旋转日月”“流星火球”“大幻影游动”等带有魔幻色彩的打球技巧,征服了观众的心。《排球女将》的主题曲《燃烧!攻击》是当时最流行的歌曲之一,那个年代的很多孩子几乎能用日文发音唱出来,即使是完全不知道那些日文是什么意思。剧中的女主人公小鹿纯子一度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清纯、甜美的代名词,甚至她的发型也成为模仿典范。中国女排火了,《排球女将》火了,校园里到处是生龙活虎的学生打排球的火热场面。
校园大树上扯了很多绳子,那是学生手工自制的排球场地,道路也被划分成了好多片区。每当汽车经过,同学们就不厌其烦地解开绳子、再重新系上。一提起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三连冠、五连冠,一提起电视剧《排球女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就会陷入甜蜜的回忆。企业家马云说,当年他正处在高考失意阶段,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杭州大街小巷,有点冷清,有点寂寞,但只要耳边响起《燃烧!攻击》的旋律,强烈的斗志便会重燃。
看着赛场上女排姑娘们一次次地飞身鱼跃救球,一次次酣畅淋漓地扣杀,中国人的自尊、自强得以尽情宣泄。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已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成为时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