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19期《环球人物》杂志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将于10月1日上市
全国各地报刊亭、机场火车站书店有售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当期杂志↑
“两年之中,我完成了这部一辈子难忘的电影。”陈可辛对《环球人物》记者说,而且“这部电影的每一个节点都有奇迹。”“演员们用尽全力诠释,体育局和排管中心给了所有支持,包括国家队教练的增援,以及从全国人中海选老女排的饰演者。还有现役中国女排国家队成员,在世界杯结束后直接进组拍戏。感觉冥冥之中有人在照顾我。”
在电影《夺冠》里,最“燃”的那个镜头一开始就出现在预告片里——巩俐饰演的郎平追问:“朱婷,我问你,为什么打球?回答我!”朱婷出演了自己,带着新人的勇敢和稚嫩,在扣球的间隙里嘶吼:“成为你!”然后反问一句:“满意了?”结果,郎平把球狠狠砸到地上:“那你就搞错了!”
戏拍到这里,扮演自己的朱婷哭了,坐在那儿哭了很久很久。朱婷说,是因为那句台词,她反问郎平的台词“满意了”,“要是我这么顶郎导的话,郎导肯定特别难过,想到这儿我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在现实中肯定是不会这么对郎导吼的,我做不出来,因为郎导平时对我说话都是很温柔的……”
郎平的女儿白浪在电影中饰演青年郎平,她对《环球人物》记者讲述自己的感悟:“我有时候感觉到的是我的心,有时感觉到的是郎平的心,有时候我们的心在一起。”她还描述了拍摄过程中她的一次神奇体会。那是在拍“年中日世界杯大战后颁奖仪式”那场戏的时候。拍摄时,她和队友一起穿着当年中国女排的队服,“戴着(模仿)妈妈发型的头套”。等候乐队试音的时候,《义勇*进行曲》奏响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听着听着哭了,看着国旗升起,我自言自语:‘妈妈,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爱中国女排了。’”白浪说。
除了朱婷、白浪,40年来,还有无数人跟中国女排和郎平的心贴在一起。
从年世界杯开始,负责福建漳州女排训练基地后勤保障工作的钟家琪发现郎平越来越有大将之风。在场面焦灼的时候,郎平常常张开双手,轻轻向下拍拍,示意队友镇静、不要慌。她腰背肌不好,但深知自己要挑重担,就用特有的幽默告诫自己:“到了那火候上,你老先生就是缠十根护腰也千万别下去。”年女排世锦赛战胜古巴后,郎平写日记总结:“每个队打中国队都打得特别凶……我们的确处在层层包围之中,想要进入决赛,夺取桂冠,只有一条出路: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神仙皇帝,靠中国女排自己!”
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体育评论员宋世雄用“一锤一个雷霆,真是铁榔头啊!”形容郎平。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中,她的每一次扣球,仿佛扣在了中国人的脉搏上,催生出一股力量和信心。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女排走进低谷期,以至于在年的世锦赛上只拿了第八名。“当时一听中国女排拿了第八,我吓一跳。我觉得中国女排不至于拿这个成绩……”郎平在自传中写道。那段时间她在家里坐卧不安,给老队友张蓉芳打电话询问情况时,声音都在发抖。
年2月15日,跟访女排的摄影记者刘亚茹第一次见到回国执教的郎平。郎平上任后,刘亚茹随队拍摄,每天都能看见一个“24小时都在上班”的郎平。她随手拿着笔记本,总是眉头紧锁,密密麻麻记录着女排姑娘们的各自特点和训练情况。“我当时和她开玩笑说,我们的‘铁榔头’变成林黛玉了。她自己也说:‘我可能看起来心事有些重。’其实不用她说我也知道这个担子有多重。”
从年到年,郎平把低谷中的女排拉到了奥运会亚*和世锦赛亚*的高度,因此这一代女排被人们称作“白银一代”。年,郎平再度执教中国女排。上任之初,她就公开了执教目标:年夺回亚洲冠*,年里约奥运会力争打进前三名。如今,这些目标都已实现。
这些年,刘亚茹记录了几代女排人的拼搏影像。在她的镜头里,郎平哭过,笑过,心事重重过,如释重负过。郎平和她说过:“只有你拍我最好看。”她和郎平是同龄人,东京奥运会后也将退休,但中国女排的故事还在继续。正如郎平曾给体育记者马寅新书作序时所写:“我们终将老去,中国女排永远年轻。”
郭文思案中案,真相不沉默特别报道·特稿
16年前,北京工业大学学生郭文思在北京一家酒店内将女友段佳妮杀害,被判处无期徒刑,引起社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