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论坛

首页 » 种类 » 常识 » 阮观荣中国新闻界的一棵不老松
TUhjnbcbe - 2021/4/18 22:18:00

阮观荣资料照片

中国记协国内部兼学术部原主任、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阮观荣,虽然已是83岁的老人了,依然精神矍铄、风采依旧,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清爽。他的脸上永远带着微笑,不愠不火,不紧不慢,显示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才气。宝刀不老的他,现在仍然活跃在新闻界,为中国新闻文化事业辛劳着、忙碌着。因此,被人们称为新闻界的一棵常青不老松!

阮观荣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凭着勤勉好学、奋发工作的精神,从下洋港的石板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京山县城、荆州古都、武汉三镇、首都北京。

阮观荣年湖北省荆州农校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后调荆州行署农业局当干部。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在湖北省函授学院学习4年(-年),拿到中文系本科毕业证书。与此同时,在湖北日报、湖北电台发表新闻、通讯、文章等稿件多篇,成为荆州一支笔,被评为湖北日报的模范通讯员。

阮观荣资料照片

年,阮观荣被选调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不久,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记者站当记者。他采写的通讯《江汉平原气象万千》《敢于破格的棉花姑娘》《*策落实好,山区面貌新》等作品在中央电台和报刊上发表后,影响很大。采制的反映新中国成就的系列录音报道《长江万里行》,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30多种语言播出后,受到好评,并作为优秀作品印发广播电视系统。

年起,阮观荣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节目组组长,开始致力于体育新闻事业的传播。当时,每年电台、电视台要转播50多场球赛,他总是坐在主持人宋世雄、孙正平的右边,现场指挥播音、采写、记分等工作。

在8年多的体育报道生涯中见闻很多,阮观荣讲述了印象最深刻的两次,就是中国的张德英打败世界乒乓球冠*、朝鲜乒乓女皇朴英顺的那场比赛。那是年4月,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在朝鲜首都平壤举行。女子单打由当时我国还不太知名的运动员张德英对阵朴英顺。大比分打至2:2平,第五局决胜局开始时,张德英一路领先,来现场的中国观众不便鼓掌,担心刺激东道主。最后,张德英以3:2获胜,阮观荣及时将这段精彩的赛事发回北京,让球迷兴奋不已。

还有一次,就是中国女排第一次在女子排球世界杯上夺得冠*的直播。那是年11月,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在日本东京举行。当时体育组宋世雄等人在东京直播,阮观荣和几位编辑在北京编发节目。场上,两队比分咬得很紧,前4局打成2:2平。第五局的比分交替上升。“郎平在前排,扣球力量非常大,而且有技巧。”阮观荣回忆当时场上的情况。第5局比赛双方争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中国女排在开局0:4的不利形势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战,把比分逐渐追了上去。在14:15落后的危险时刻,她们沉着战斗,终于以17:15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女排队员们紧紧抱成一团,激动得泪流满面。而电视机、收音机前的中国观众更是欢呼沸腾了。”

阮观荣资料照片

年,组织上派阮观荣到中央*校深造一年以后,提升为中央广播电台新闻部副主任。年,他带领记者到天津市大邱庄调查、采访,向全国推出农村改革改富的典型——大邱庄。这组系列报道,获当年“全国好新闻”特等奖。年在中央宣传部广播电视处处长任上,以中央宣传部、广播电视部名义组织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广播电视特大型调查。调查报告汇集成《广播电视与农村发展》一书,获全国广播电视优秀著作奖。

年8月,阮观荣从中宣部新闻局广电处处长被破格提拔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暨中国记者协会)国内工作部主任兼学术部主任。从“做新闻”到“管新闻”,再到“服务新闻”,他参与策划创立了新闻作品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中青年记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编辑、通联的最高奖——韬奋新闻奖。可以说,阮观荣是创建中国新闻奖的第一功臣,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这三个奖项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评选到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新闻奖项。

阮观荣资料照片

阮观荣善于把在国内外采访、调查、考察的实际经验上升为理论,发表不少有见地的理论文章和专著。在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阮观荣发表论文、讲演稿数百篇,出版专著有:《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广播电视的宏观思考》《现场短新闻》《广播电视与农村发展》《怎么争获新闻奖》《新闻评奖的理论与实践》等。他担任主编的《中国新闻奖作品选》《现场短新闻荟萃》《中国大地之光获奖作品选》等著作达40多部。年退休后,主办中华大地之光征文评选活动25个春秋33届,取得华章耀目、群星璀璨的可喜成绩。

阮观荣人品、文品俱佳,他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工作业绩,还有他深厚的修养、博大的心胸、非常含蓄和非常清醒的智慧,以及那光明磊落的洒脱和刚直不阿的个性,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朱广志)

喜欢的亲们,请点赞分享到朋友圈

《木子艺术工作室》原创。如转载,请注明来源:

1
查看完整版本: 阮观荣中国新闻界的一棵不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