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论坛

首页 » 种类 » 常识 » 健康痛心江苏排球名将陆飞走了,年仅
TUhjnbcbe - 2021/1/15 9:24:00

昨天下午,

医院传来噩耗,

前中国男排主力接应二传、

江苏排球名将陆飞

因腹部主动脉夹层病情恶化,

医院辞世,年仅38岁。

陆飞的猝然离世

令人扼腕叹息

但同时,也给人们提了个醒

他的病情加剧

和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关系

心血管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每年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血管病高发的季节,甚至会导致猝死。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可以损伤动脉内皮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血压水平越高,动脉硬化程度越重,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高。

高血压长期不治疗,将会有约50%死于冠心病的危险。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是血压正常者的2倍。

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高血压和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吃了药不正规,感觉好了就停了,高血压药吃吃停停,导致达标率非常低,其造成心脑血管病居高不下,中国人卒中的发病率是欧美国家的6倍。

其中,每年冬季都是高血压、冠心病的高发季节。

为什么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温床”?

气温低

在低温下,血管会收缩,造成重要的脏器缺血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冬天昼夜温差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可能诱发急性病症。

体力活动少

冬季寒冷,习惯久坐不动,这样容易诱发心血管病症。

血压易波动

冬季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血压激素水平上升,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和波动,老年人尤其明显。

胆固醇升高

高胆固醇血症离冠心病只有一步之遥,胆固醇水平也呈季节性变化,而冬季胆固醇水平最高。

空气污染加重

空气中PM2.5等污染物会增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炎症反应,导致血液出现高凝状态。PM2.5明显增加了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能够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秋冬季维生素D水平下降,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疾病以及心衰的风险。

肥胖

冬季往往容易摄入更多高脂肪饮食,引起肥胖,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也会随之升高。

易感染

冬季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冠心病事件。

安全过冬,需做到这6点!

注意保暖

气温零度以下或雪天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外出时要做好保暖防护。

科学运动

合理安排好运动时间,控制好运动量,老人睡醒时不要急于下床,先在床上躺一会。

心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练,应在运动处方下进行安全有效的康复运动。

凌晨人体血管应变能力最差,是急性心梗发生的高峰时段,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

规范用药

严格遵守医嘱用药,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控制各种慢病的复发,控制好血压。

合理膳食

1、冬季气候干燥,早起或临睡前最好喝杯温开水,这样有利于稀释血液,还可以预防便秘。

2、饮食低盐低脂。成人每人每日摄盐量宜小于6克,多食用膳食纤维充足的食物。

3、忌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心态平和

情绪激动是心血管病的大忌,心血管病人应避免情绪激动。

严重的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雾霾天气外出应戴上防霾口罩。

这些人容易患上高血压

1高钠、低钾膳食

据研究,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2超重和肥胖

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

3饮酒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发作。

4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5年龄:男性大于55岁,女性绝经后;

6遗传因素:家里有患高血压的人;

7其他危险因素

如缺乏体力活动、动脉粥样硬化等。

患上高血压有哪些危险信号?

1头痛

头痛是高血压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

2眩晕

眩晕是高血压患者出现最多的症状。可能的原因:1)血压降得太低或长期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2)高血压可以增强脑动脉的搏动感,进而对脑组织形成冲击和振荡,引起头晕。

3失眠

持续升高的血压可导致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出现功能失调,从而间接引起入睡困难、易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等失眠症状。

4耳鸣

高血压可以导致内耳动脉硬化和痉挛,因供血不足使听觉神经功能受影响。高血压引起的耳鸣主要表现为耳朵里会出现断断续续嗡嗡作响的声音,就像水车来回转那样低沉的声音。

5心悸气短

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6后颈部疼痛,后枕部或颞部有波动感

7肢体麻木

血压波动或升高时,全身小动脉出现痉挛,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引起肢体局部供血不足,出现四肢发麻。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有规律,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不要熬夜,有利于血压稳定。

2、适当运动,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后,可以适当运动,但不宜剧烈运动,尤其是血压控制不良的情况下更应注意,以免诱发心脑肾等急性并发症。同时,活动要有规律和定时,活动方式及活动量也要相对固定。

3、睡眠要充足,保持充分的睡眠,有利于高血压的恢复,对失眠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坚持睡前练练气功或打太极拳,使精神松弛对入睡有利。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宜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多吃水果等含维生素高的食品,以素食为主,避免酒、咖啡、浓茶。

5、服药要按时,有规律、长期、持续。

6、劳逸结合,避免劳累。

来源:网络综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痛心江苏排球名将陆飞走了,年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