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年浙江大学教职工气排球赛中,图书馆队以人数的劣势在高手林立的综合组中斩获第三名的好成绩。谈起这支气排球队的“大功臣”,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个名字——刘利光老师。
刘利光老师,浙大图书馆馆员。是玩转Pr、Ps、AI的宣传能手,是校排球协会的创始者和比赛裁判,是自学钢琴架子鼓吉他的音乐达人,是在各方面拓展自己的斜杠老男孩。
玩转技术,图书馆里的“宣传委员”
刘利光老师是一名图书馆的媒体空间馆员。因办公室位于医学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他笑称自己是“厅长”。玩转Pr、PS、AI等多项软件技术的他,是浙大图书馆各讲座的海报制作者和视频摄制者,也被同事们评价为浙大图书馆的“小喇叭”和“电视台”。
▲刘老师的工作安排手册
▲摄像中的刘老师
▲调试讲座直播设备
各类图书馆宣传视频的制作中也少不了刘老师的身影,如《百年求是书经纶》MV、浙大图书馆CASHL平台使用指南视频等都出自刘老师之手。
▲《百年求是书经纶》MV制作组(左一刘老师)
▲在简易摄影棚里做抠像
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老师归结于“我真的特别爱折腾”。在浙江大学获得地质学硕士学位后,刘老师原先的工作岗位是学科的查新馆员。后来岗位变动,刘老师就想着在宣传这块“折腾折腾”,于是便跟着设计师和自学教程一点点摸索研究。
刘老师尤其痴迷视频后期制作,为此自己重金投入买了专业的电脑和摄像机。“当年工资水平还不高时,买个摄像机就接近2W,但是我实在是很喜欢。”刘老师说。
刘老师也乐于将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每年都会在浙大图书馆举办各种软件技术的讲座,他的讲座在同学中很受欢迎,上座率很高,很多时候学生们甚至需要提前“占座”。
▲刘老师的Premiere视频剪辑软件讲座现场
曾在家乡电视台做了整整一年的新闻播音员的他有着优秀的声线,这也是刘老师"圈粉"的武器之一。采访到这里,刘老师还“调皮”地清了清嗓子,秀了一段新闻联播的开场白。
▲同学们对于刘老师的讲座好评如潮
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刘老师还有丰富的业余爱好——排球。静能做海报剪视频,动能打排球做裁判,真可谓是图书馆的“宝藏老男孩”了。
热爱排球,从小白到裁判的进阶之路
//1.创立气排球协会,实现浙大气排球的从无到有
年4月的一天,正在浙大读研二的刘利光在富阳毕业实习中第一次接触到了气排球,那段每天早晨都去富阳体育馆的空地上打球的时光,在他心里埋下了热爱气排球的种子。
▲排球赛场上的刘老师(左二)
气排球相比于普通排球更轻更软、更富有弹性且不易伤人,更适合普通大众日常的休闲运动。但是早些时候,气排球运动在杭州开展得并不是很好。于是刘利光老师就思考着能不能在学校建立一个专门的气排球协会。
“我先从身边的同事‘下手’,一个个地跟他们说这项运动的‘好处’。就这样一个,两个,一直到十多个。”刘老师笑着说起创设协会初期的情形。终于,在他和同事共同的努力下,年4月2日浙江大学校园里有了第一家气排球协会。
▲气排球社创社初期老照片。因没有场地,社员们只能自制架子自制网进行训练,刘老师称之为“露天时代”。
社团成立了,浙大也迎来了第一批气排球运动的爱好者。每到周三下班的时间,大家相约到场地进行气排球活动,气排球运动由此得以推广。每年的元旦,图书馆也都会举办气排球比赛活动。
由于同事们分布在浙大的好几个校区,于是大家就在各自校区办公室楼下的空地上利用休息时间打打圈子进行练习。再后来,由于水平的提升,退休教师们也主动找上门来给他们做陪练。
▲热闹的气排球训练场(后排左一为刘老师)
2.深入钻研——走上教练和裁判之路
年校机关举办气排球比赛,把赛事组织的承办任务交给图书馆气排球协会。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校内气排球活动。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比赛的规则,他请图书馆的同事帮忙进行模拟比赛。并利用自己的技能特长,录制并剪辑了教学视频,在群里进行分享。他担当起图书馆排球队的教练任务。讲解规则、教授动作、安排战术,刘老师带着队员们一起在气排球运动上步步前进,最终在年浙江大学教职工气排球比赛中斩获第三名的好成绩。
▲年浙江大学教职工气排球赛图书馆队
(左二为刘老师)
在赛事组织方面,刘利光老师也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这几年,大型气排球赛的比赛原始记录单他都全部保存得完好无损,他说:“我之所以保存着这些东西,是因为每一次的活动不仅仅是个历史的记录,而更重要的是下一次办赛,我们能从前一届汲取到哪些有用的东西。”
▲校内气排球活动的资料册
为了提高自身的组织策划能力,他还自费报名参加了近年来各种裁判员培训班和提高班,并于年顺利考出了国家一级裁判员证书。
刘老师就是这样,爱着气排球,推广着气排球,不仅自得其乐享受其中,还努力地让这项运动让更多浙大师生快乐地参与其中。
勤学多练,全面发展的斜杠老男孩
刘老师的朋友圈总是充实而认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刘老师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下周讲座海报,设计完毕”,然后自豪地晒出比成V字型的两张海报成果图;“浙大玉泉,每周一晚排球馆约起来”,下面是四张现场运动的照片;或者是转载一篇插画绘制方法的干货推文,然后配上“平面设计de流行趋势之一”的评论。
除了日常工作和排球外,对音乐充满热爱的他自学了吉他弹唱、钢琴演奏、架子鼓。他在近期发布的练习视频上配文“午休时间练一会儿”,言语里满是一个音乐老小孩的俏皮。
▲吉他弹唱
宣传能手/排球教练/音乐达人,刘老师力求在多方面拓展丰富自己。这一积极的生活态度颇符合当今不满足于单向发展而希望在各领域开掘自己潜能的“斜杠精神”。
但刘老师的斜杠精神的背后,是严格的自律意识和永葆年轻的好奇心。刘老师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和别人的攀比炫耀,而在于只要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赢了自己,眼中有光芒,日渐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和成功。”
刘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实践着的。
本文来源丨浙江大学图书馆
文丨排版浙江大学图书馆学生新媒体团队徐蓓
图丨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