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潇雨
她年少得志,是一位天赋很高的二传手,在17岁时就被郎平选进国家队,一年后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随队获得银牌。她又是一位充满灵气的二传手,擅长组织快速多变的进攻,是上海女排夺取联赛五连冠的主力二传。
可是她在国家队的生涯比较坎坷,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曾经被郎平“退”回上海队,进队四年后才打上主力,参加了两届奥运会,都是替补二传,在不满24岁时因无缘国家队而早早退役。她就是诸韵颖,一位充满灵气、个性的上海姑娘。
阴差阳错从篮球场走进排球场
诸韵颖在小学二年级时进入上海市苗苗篮球队学习打篮球,这时她已经引起了上海女排领队钱家乃的注意,认为她是个打排球的好苗子。
转眼诸韵颖进入中学,上海女篮看中了她,准备让她上海队打后卫,但当时她妈妈不同意她搞体育,篮球队教练就向她要了家里的住址,准备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
也许是命中注定不能与篮球结缘,诸韵颖在给教练写新搬家的地址时,阴差阳错地把9写成了8,害得那位篮球教练白跑了三次。这期间钱教练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希望她母亲能同意她去上海青年女排改打排球。
当诸韵颖的母亲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肯定地告诉妈妈自己希望打球。就这样她走进了排球场,跟着钱教练学打排球。钱教练慧眼识人,一眼相中她是个二传的苗子,手把手地教她传球的基本技术。
三年后诸韵颖从青年队进入上海女排,遇到了名帅张立明。当时她只有16岁,张立明看到她的天赋后,决定重点培养她,刚进队就让她担任主力二传。为了让诸韵颖尽快成才,张立明练她练得格外地狠,每天晚上都要开小灶加练。
在张立明严格的训练下,诸韵颖技术提高很快,在年全国联赛中表现出色,引起了国家队主教练郎平的注意,很快她就被调进国家队,参加了世界女排大奖赛。
成功后意外的打击
当时中国女排二传的位置正是缺人的时候,何琦意外地被推上了主力二传的位置,但还缺乏替补二传。诸韵颖是当时公认的希望之星,但毕竟只有17岁,进入专业队才四年时间,技术还很稚嫩,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她能留下来。
在当年的大奖赛中,诸韵颖获得了上场机会,当时专家对她的评价是:“这名二传手的节奏感特别好。”节奏感好,就容易和攻手形成默契的攻传配合,这正是诸韵颖的天赋所在。
当时中国女排没有象郎平、朱婷这样的世界级重炮手,二传只有调动好每一个攻手,才能与世界强队抗衡,二传的位置就显得格外地重要。
在大奖赛通过考核后,诸韵颖得到郎平的认可,留在了国家队。不过她是替补二传,在世界大赛中并没有多少上场机会,在当年的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队夺得第三名,何琦基本上从头打到尾。
在第二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最终在决赛中负于古巴队,夺得银牌。组建仅一年半就夺得奥运会银牌,郎平创造了奇迹。诸韵颖在18岁的年龄,就登上奥运会亚*领奖台。不过在开心之余,她也很清楚,自己基本上没有上场,技术水平没有明显的提升。
她准备回到上海队,让张立明教练好好给她开小灶,进一步提高水平。没想到上海女排却意外地更换了主教练,恩师张立明离开了主帅位置,这也让诸韵颖格外地郁闷。
尽管如此,凭借在国家队两年打下的基础,诸韵颖在首届全国联赛和第二年的全运会上发挥得相当出色,和王怡、张静、李轶之、应俊、沈泓等人通力合作,拿到了这两个比赛的冠*。
在19岁的年龄,就拿到了奥运会银牌、全运会和全国联赛的冠*,诸韵颖的排球道路走得比别人顺得多。
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打击来了,就在她布置好宿舍以后,主教练郎平通知她:“今年没有世界大赛,对培养冯坤是个机会,中国女排需要高大二传,上海有好教练,所以决定让你先回去……”
诸韵颖觉得很委屈,自己作为主二传帮助上海队拿到联赛、全运会的冠*,说明自己也在成长,为什么不给自己成长的机会呢?
回到上海以后,诸韵颖在家里哭了一天。随后的一个月,她不愿意去排球场,甚至憎恨听到扣球的声音。那是一段最难熬的日子。
走出低谷亚运会立功
就在诸韵颖打算去读书的时候,国家青年队主教练林榆庭向她发出招唤,调她进入国家青年队,而且担任队长。
一个月没有训练,诸韵颖的身体状态很差,但林榆庭不允许她自暴自弃,逼着她训练。每天还耐心地开导她、鼓励她。林教练的真诚打动了诸韵颖,让她从低谷中走了出来,每天开始玩命地训练,很快就恢复了状态。
在国青呆了一段时间以后,郎平又把诸韵颖调回了国家队。郎平告诉她:“我们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