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6/30 17:10:00
都市快报首席记者张娜这两天,不少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昨天,杭州高级中学校长蔡小雄晒出三对今年毕业的双胞胎,说从教近三十年来第一次遇到,一届学生中有三对双胞胎,且每对成绩都不错。其中一对姐妹花,更是同时被浙江大学同一专业录取,校长大呼“神奇”!三对双胞胎成绩都不错这三对双胞胎里,两对男生,一对女生。前天,他们都来到校园,和蔡校长聊一聊,并共进午餐。“我从教三十年,还是第一次遇到同一届学生里有三对双胞胎的,很难得。”蔡校长说,和几个孩子聊得很开心,听听他们的成长之路,问问读大学之后有什么打算。“最后,我还请他们给我签了名,在我眼里,他们就像明星一样,给老师签名,作个纪念。”三对双胞胎,来自三个家庭,从小到大走过的教育之路,也都不一样,家长们对孩子的规划也各有想法。姐妹花二人,一个叫贺大豆,一个叫王小米,参加了浙江大学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都通过了,专业是社会学。照片最左边的两位男生,哥哥叫张博,参加了浙江警察学院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弟弟张硕,已被南开大学录取,专业是行政管理。还有一对双胞胎,哥哥叫冯泠越,正在考雅思,准备申请悉尼大学;弟弟冯泠皓,已经拿到多伦多大学的offer。姐妹花被浙大同一专业录取将同校读书16年姐妹花名叫贺大豆、王小米,名字很有趣。两人扎着马尾辫,文静、内秀,话不多。小学在杭师大附小,中学是建兰中学,两人一起考上杭高。班主任老师说,小姑娘很低调,平时在班里说话不多,但是学习很扎实、用功,是脚踏实地的类型。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接下来的大学,16年来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这确实有些神奇。“最初选杭高,是因为杭高的文化氛围全家都喜欢。当初选学校时,在招生说明会上听到费红亮老师的讲座,印象深刻,因为他没介绍备考,却讲了一段数学史,还说了句‘我教的孩子,即使不喜欢数学,也要让TA喜欢上我。’因此眼前一亮,对杭高一见钟情,所以第一志愿就填的杭高。”两姐妹都说,杭高的理念、氛围和初中都蛮接近,进入高中后也很适应学校的节奏,三年进步不少。一路公办学校读上来要出国的这对兄弟冯泠越和冯泠皓,小学是胜蓝实验小学,中学是胜蓝实验中学,一路公办学校读上来。哥哥冯泠越很健谈,说两人出生在中秋节,皓月当空,爸妈就给起了这名字。“其实我晚出生三分钟,是弟弟,哈哈。不过,小时候我俩总争着当哥哥,我就和他商量下,互相换着当。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固定下来了。”两人小学成绩比较稳定,到了初中开始发力,都在年级里名列前茅。保送高中时,成绩很接近,都选了杭高,很开心。有出国的念头是高三选考结束,有些科目发挥不太好,成绩没有达到预期。正巧这时,学校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签约,开启了绿色通道项目。报名这个项目的杭高优秀高三毕业生,直接参加多伦多大学组织的选拔考试,由校长推荐后直接被多伦多大学录取,不需要提供雅思托福和高考成绩。两人都通过考试,有了机会。这个时候,爸爸考虑到两个孩子一起出去,可能压力太大。所以,英语成绩更好一点的弟弟,先确定下来。“弟弟英语真的不错,第一次考试就拿了分,高考时又提升了点,考了分。他马上就要去加拿大读预科了。”照片上乍一看,兄弟俩挺像,仔细一看,弟弟笑得很开心,哥哥更显沉稳。“这就是我俩的个性,挺不一样的。”哥哥说,自己比较冷静,弟弟则更奔放、热情,一度还很喜欢表演,蛮有“杭高气质”的。“我很佩服弟弟,坚守内心想法,不太容易被外界改变。”哥哥喜欢理科,说:“一开始对未来的规划是进入一所好大学学物理,物理不是热门专业,如果高考成绩差点,只能读一般的大学,那物理专业的竞争力就弱了。”高考结束后,兄弟俩很默契,高考分数都超出一段线三四十分,“想挑好一点的、高校,不够有竞争力。”这之后,全家下定决心,让哥哥也出国。拍板的爸爸说,心里也很纠结:“国内的基础教育扎实,国外的大学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如果在国内读不到太好的大学,不如去国外,全球排名都不错的高校。所以,儿子最近正在准备考雅思,申请悉尼大学。”一个练羽毛球、一个练排球两兄弟拿到一级、二级运动员称号另一对双胞胎兄弟张博和张硕,小学是翠苑一小,中学是锦绣中学。两人体育都很好,哥哥练羽毛球,弟弟练排球。中考时,哥哥张博凭借羽毛球特长进了杭高,弟弟参加中考,考进杭高。三年过后,弟弟凭借排球特长,通过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进入南开大学。哥哥参加高考,参加了浙江警察学院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两兄弟都健谈、幽默,采访中,不时抛出几个段子。哥哥张博说:“我们小学还是很红的,成绩不错,一个年级的老师都认识我们。女生双胞胎叫姐妹花,我们就叫兄弟草吧。哈哈。”小升初时,两人凭借实力,进入锦绣中学。到这里,“人才木佬佬,我们就没小学那么红了”。哥哥到了初中,还在不断打比赛,初二时参加浙江省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拿到亚军。“我文化课成绩也不错,年级前,加上这个,进杭高就更稳了。”高二时,哥哥拿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弟弟凭实力考进杭高,练的是排球,高二参加浙江省中学生运动会,拿到第一名,后拿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从照片上看来,两兄弟比较健壮。哥哥爆了自己一料说:“我身高1米81,但是初中时胖到斤,太吓人。后来运动够多,吃也控制,才瘦下来。”他俩的人生中,基本都在走体育路线,这和妈妈的工作有些关系。妈妈是浙江大学的体育老师,所以让他俩从小开始练体育,比如哥哥二年级开始练羽毛球,一周三四次,要去体校训练。“弟弟一开始也跟着我练羽毛球,不过他的水平一般,一直被我‘吊打’,后来,他就转学排球了,还不错。”哥哥说。弟弟不甘示弱:“我打羽毛球,确实打不过哥哥,但是我的排球绝对‘吊打’他,哈哈。”进入高三后,两人都不轻松,一边学习文化课,一边继续练球,两人都要参加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毕竟要和全国的优秀选手竞争,一刻也不能松懈。”哥哥说。今年3月的一个周末,两兄弟一起出发,哥哥去西北工业大学考试,弟弟去南开大学考试。最终,弟弟成功通过考试,哥哥仅差1名,失之交臂,回头参加高考。“当世界冠军是我的理想,当警察也是我的理想。”目前,哥哥参加了浙江警察学院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暂时还不知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