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是生命线没错,接不住对手发球还怎么玩,与其他环节一样,一传是游戏能够继续下去的必备条件。没有会不会之说,只有好与差的区别。尤其是任何一位攻手多接一传,肯定会影响他的进攻能力和水平发挥,不然就不存在一种叫隐形站位的战术,比如艾格鲁和博斯科维奇这种超级攻手就不接一传,就是要保证它突出的进攻能力,而要想让马儿跑的快,又不让吃草的现象基本不存在。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她俩的一传任务就必须由其他队员来分担,排球这项目仍然有主次得分手之分,但依然逃脱不了集体的配合,这就是排球运动的魅力!接发球的质量高低只能造成进攻的主动和被动,不能直接决定比赛的胜负,还要看二传和攻手的作用。再好的接发,没有好的传球,没有实力的攻手,生命线也会终止。
为了争取进攻的主动权,在国内,面对“世界级的”发球,能自接自扣,还能钉地板得分。在国际比赛中,能接住埃格努的大力跳发,防起她的重扣,拦网能拦得她情绪低落,那才叫真正的有实力和技术全面!没有任何一支球队会不重视一传,但是重视归重视,过硬功夫都是在实战中磨练出来的,因为接发针对的是发球,不同性能的发球只有在赛场上才能遇到,训练场上只是为了避免手生或者保持状态而已。
实战中,接多少一传不是论功行赏的标准,而要根据最后的效果下结论,李盈盈用一年时间训练接一传的能力,己在联赛及国际比赛中得到了验证。不但能达标还能自接自扣,说明李盈盈排球天赋异禀。用运动医学专家讲的,就是肌肉记忆能超强,对球的感觉好,再有,李盈盈接一传时底盘稳,这也是很难得的,龚翔宇也是底盘稳,有利于马上投入进攻环节。
当然,一传承担数量多,有两种情况,一是承担的轮次多,二是被对手追发。而被追发的原因一是对手认为你接发弱,二是想通过追发来限制你的进攻。所以不能根据承担的一传轮次多少和一传的次数来评劳模。如果接一传的次数多,而且质量达标,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如果是因为一传的任务重而无攻,对手追发的战术成功了,你失败了。所以用拿一传保障当借口掩盖攻无力是蒙人。后撤接一传,上步打强攻一气哈成,那才是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