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联赛日本逆转战胜中国女排,放大10倍后看细节,原因清晰可见。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队和日、美两队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一传、防反、拦网、扣球、发球、乱球处理都不如对手,精气神也不如对手,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了。中国女排在郎导慧眼识英才下,通过多年的努力集朱婷、张常宁、丁霞、龚翔宇、魏秋月、徐云丽、林莉等一大批天才的情况下,再加上诸多因素(郎导临场应变能力、队员团结拼搏、一定的好运等等)才取得了多个大赛冠军!目前,丁霞年龄偏大,其他队员较弱,只有李盈莹、龚翔宇二人就算超常发挥也无法与美、巴、意、日等强队抗衡。上一次打美国还没觉得有多大差距,这次打日本才发现我们的差距了。其实把吴晗召回来挺不错的,吴晗在江苏队就打主攻,扣手凶狠灵活,防守也好,虽然身高只有,但比日本球员要高吧,对付亚洲球队应不成问题,何况日本队个子不高不是照样七连胜吗,吴晗比金烨王云露她们强。
中国队整体本就是:无体能、无技能、无战术的三无球队,那么整体有一样也是赢球的资本!所以纯三无球队输给像美、日、泰、巴这样有技战术的球队也很正常!那么有要问了技战术是什么?举一冰山一角的例子:就如在进攻扣球上,当看到对手后排有自由人在场上时,大都扣短线,不会扣长线或发力,因为自由易防!还有一种是当防守灵活好的球员,轮转后排时也同类!当自由人被换下,高大个轮换后场时,向后场扣球就多了,因为高大个能防起后场球机率较低等!所以打欧美这样的球队,需要前防后攻的战术;而打日本和泰国这样的球队,需要是前攻后防的战术,这就是技战术,当然战术是随变的!而那些不懂技战术的,将输球主因怪罪球员的,都是外行看不懂排球的。本次世联赛副攻袁心玥打了太差劲,都是破坏性拦网,二传也发挥不好;二传刁琳宇其实也不错的;再有副攻高,拦网还是不错的,就是没有选进队内,蔡斌带国家队还是不行!
我们中国女排教练感觉总是那么慢,日本第一局输后马上换二传,而我们明显进攻不力却连输三局,我们也可以尝试换二传调整节奏!另外副攻位置上王媛媛是不适合主力的,郑益昕也不行!杨涵玉是个好苗子可惜不用,龚翔宇被对手摸透发挥不好,却看不到替补有谁!整个球队最后成了李盈莹一点攻,打了几场球为了赢球就这几个队员,看不到我们女排的未来年轻一代!中国教练一根筋,第二局失利后,副攻袁心玥+王媛媛既然在场上拦不住、攻不了,换下!主攻金烨+王云路不行,而龚翔宇在2号位也不下球,应换上新接应陈佩妍,让龚翔宇打小主攻,彻底变阵让对手不适应。第一局中国队用力过猛了,人家把你的套路都掌握透了,后面被人家针对算计,自己却力不从心。球员都是好球员,教练也是好教练!不过排球就是排球,是需要真实科学的,而经验只是被证明所淘汰的部分,就如排球的中-日赛几十年了,什么样的经验没有积累?不照样输球吗?
所以将排球完全视为经验,来比赛的输球也是必然!当然这也与国内视经验为一切有关,因为在国内凡从事各领域的专家们,都是从经验中得来资格,而国外专家资格大是从科学论著中获得!所以在国内从事排球运动的,无论是球员或教练们,都是执行的是经验式教学和训练,必然在实战中无法应变,也就不难解释了!为此建议:从战略角度岀发,立即将刚退役不久的如:惠若琪、魏秋月、徐云丽等优秀球员,招回国家队作为战略储备式教练培养,当然主教暂时不变,望排协从国家利益思考。我们拦网几乎没有,李盈莹孤掌难鸣。其实,我们需要以二流球队的姿态去拼,球迷也要以二流球队的心态去看。全队看就李盈莹和龚翔宇可以,其他都梦游状态,教练怎么选拔的人,小苹果完全不在状态,还不换人。教练指挥有问题,这场比赛只有李盈莹能下球。第三局最后关键分,李盈莹在前排,教练不让李盈莹隐形站位,全力进攻,还让她接一传,真的想不明白。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