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景德镇陶瓷大学专升本招生专业及考 [复制链接]

1#

Hi~新同学,记得点蓝字
  本大纲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类、经济类各专业申请专升本的高职高专学生。


  按本大纲进行的考试系选拔性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学生申请专升本的成绩依据之组成部分,其性质为水平测试,其目的是选拔优秀的专科生进入我校本科学习。为此,本课程的考试要求既要考核知识,又要考核能力,因此,要求考生复习本课程时应注意系统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考试范围


  1.一元函数微分学


  (1)理解函数概念,知道函数的表示法;理解函数的三要素,会求函数的定义域。


  (2)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等定义。


  (3)了解复合函数与反函数的定义。


  (4)知道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5)了解各类极限概念,熟练掌握求各类极限的方法。


  (6)掌握应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7)理解函数连续与间断的定义;知道间断点的分类;会利用连续性求极限;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


  (8)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有界性定理、最值定理、介值定理、零点存在定理,会应用零点存在定理证明某些具体方程有实根。


  (9)理解导数的定义,会根据定义求函数的导数。


  (10)知道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11)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隐函数求导法、对数求导法及参数方程求导法。


  (12)熟练掌握初等函数的一阶和二阶导数的求法,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会求曲线上指定点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13)了解微分的定义、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以及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掌握微分运算与求导运算的关系;会求函数的微分。


  (14)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的内容。


  (15)熟练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的方法。


  (16)知道极值的定义、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及两个充分条件。


  (17)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会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会求一些简单应用问题的最值,会应用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18)了解曲线的凹凸性及拐点的定义,会求曲线的凹凸区间及拐点。


  2.一元函数积分学


  (1)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


  (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3)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第一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4)掌握不定积分的第二换元法(限于三角代换法、简单根式代换法)。


  (5)知道变上限定积分定义的函数并会求它的导数。


  (6)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并会用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计算定积分。

(7)掌握定积分的微元法,会求直角坐标系下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及平面图形绕坐标轴旋转的旋转体的体积。

3、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1)理解向量、单位向量、零向量、向量的坐标等概念。

(2)掌握向量线性运算、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

(3)知道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


  4.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1)理解二元函数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二元函数的定义域。

(2)熟练掌握显函数的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3)熟练掌握二元函数全微分的求法。

(4)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及几何意义,掌握二重积分的性质。

(5)熟练掌握用直角坐标计算二重积分的方法。

(6)会用极坐标计算二重积分。


  5.微分方程

(1)理解微分方程的定义及阶、解、通解等概念。

 (2)熟练掌握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3)了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通解的结构。

 (4)熟练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6.无穷级数

 (1)理解无穷级数收敛、发散的概念。

 (2)知道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和级数的主要性质。

 (3)知道等比级数和P级数的敛散性。

 (4)熟练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审敛法。

 (5)理解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与收敛区间的定义。

 (6)熟练掌握求标准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和收敛区间的方法。

*注:本大纲所列内容对概念、理论从高到低用“理解”、“了解”、“知道”三级区分,对运算、方法从高到低用‘熟练掌握”、“掌握”、“会”或“能”三级区分,“熟悉”一词相当于“理解”并“熟练掌握”。“理解”及“熟练掌握”的内容是重点。

(二)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分钟。


  (四)考试分值

试卷满分分。

三、考试内容


  (一)一元函数微分学


  1.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复合函数与反函数,初等函数。


  2.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两个重要极限。


  3.函数的连续性、间断点,间断点的分类。


  4.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5.函数的导数,基本求导公式与求导法则,导数的几何意义,高阶导数,微分。


  6.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


  7.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


  (二)一元函数积分学


  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不定积分与微分之间的关系。


  2.不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


  3.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4.变上限定积分定义的函数的导数。


  5.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6.平面图形的面积及旋转体的体积。

(三)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1.向量的模与方向的求法,向量的坐标表示等。

2.向量的运算、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

(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1.二元函数的概念及其定义域的求法。

  2.偏导数的定义及计算。

  3.全微分的定义及计算。

  4.二重积分的概念。

  5.二重积分的计算。


  (五)微分方程


  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2.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3.齐次微分方程。


  4.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5.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六)无穷级数


  1.无穷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2.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3.幂级数及其收敛性。

四、参考教材

《高等数学》,侯凤波,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古学通论》考试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Archaeology

适用专业:考古学专业专升本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

一、本课程的基本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考古学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和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同时为学生将来的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等学术研究奠定基础。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各时代最富特征的考古学遗存有一定认识,能够具备利用考古学方法和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理解考古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各时代的考古特征有深刻把握。

2、学生在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具有分析与研究考古新发现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考试内容

第一章导论

重点:考古学的基本概念、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考古学文化。

第一节什么是考古学

第二节考古学发展简史(梁思永三叠层)

第三节考古学研究的资料(遗迹与遗物)

第四节考古学的田野考察方法(地层学与类型学)

第五节考古学的室内研究方法

第六节考古年代学研究(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第七节考古学文化研究(时间、空间、文化内涵)

第二章旧石器时代

重点: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主要文化和人类化石

第一节概况(打制石器)

第二节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猿人)

第三节旧石器时代中期(许家窑文化)

第四节旧石器时代晚期(下川文化)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

重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

第一节概况(新石器、农业起源与陶器)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早期(仙人洞与吊桶环)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中期(长江流域史前城址)

第四节仰韶文化与仰韶时期诸文化

第五节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

第四章夏商周考古

重点:夏文化、商周城址与墓葬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的探索

第三节商代都城与方国

第四节商代王陵与埋葬制度

第五节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第六节西周大封建和列国都城的兴起

第七节周代埋葬制度的演变

第八节青铜器的发展和铁器的出现

第九节周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五章秦汉考古

重点:城址、墓葬及其类型和演变

第一节秦代遗存

第二节壁画墓、画像石、画像砖墓

第三节长安城、洛阳城、秦汉漆器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

重点:城址、墓葬、宗教遗迹

第一节邺城、六朝古都、南朝帝王陵寝

第二节隋唐长安城、金银器、石窟寺、越窑

第七章五代宋元考古

重点:城址、墓葬、窑址

第一节五代两宋遗存(东京与临安)

第二节辽代遗存(辽墓)

第三节金代遗存(金代砖雕壁画墓)

第四节元代遗存(元上都、元大都)

第五节宋元窑址(宋代五大名窑、景德镇宋元窑业)

四、各章内容重点

本大纲所列内容对考古学通论各章进行了概述,每章均有重点,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其他知识以熟悉了解为主。

附:参考教材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AncientChinesehistory

适用专业:考古学专业专升本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中学历史

一、本课程的基本目的

《中国古代史》是全日制普通高校考古学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中国古代史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促进考生提高历史学的理论水平,初步具备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素养。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二个层次。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在简单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分析较为复杂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三、本课程的考试内容

第一章中国原始社会

1、了解中国历史是怎样开端的,丰富的猿人文化遗址——如北京猿人等。

2、掌握氏族是怎样形成的,母系氏族在什么条件下过渡到父系氏族,以及两个阶段的各自历史特点;原始公社是怎样瓦解的。

第二章夏商时期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1、了解我国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西周

1、掌握周初的分封、宗法、礼制、刑法以及国家机构的内容及其实质。

第四章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

1、了解春秋争霸产生的历史条件、争霸口号“尊王攘夷”的内涵以及争霸的历史影响;这一时期变革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崩溃及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2、掌握孔子及其思想内容和评价。

第五章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

1、了解战国时期是封建制的确立阶段。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的内容、性质以及对封建制最终确立的作用。

2、掌握七国之间的*治、*事争夺及秦完成全国统一。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六章秦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1、了解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统一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掌握秦对以后历史发生的深厚影响。全面评价秦始皇嬴*。分析项羽、刘邦在楚汉之争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第七章西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1、了解西汉“*老*治”的实质及其客观作用,西汉中央与地方王国之间的斗争,绿林赤眉大起义的过程和影响。

2、掌握汉武帝时西汉盛世的内容,对汉武帝作一定的评价。分析王莽改制的出现及其失败原因。

第八章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各族人民反抗斗争

1、了解东汉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大地主田庄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巾大起义的历史特征及其失败原因。

2、掌握东汉外戚、宦官交替执*局面的出现的原因和影响。*锢事件。

第九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治分裂与民族融合

1、了解三国形成的原因,一些主要历史人物的评价。

2、掌握门阀世族这一集团的形成及其所带来的历史影响;北魏时期孝文改制的原因、性质与历史影响。

第十章统一的隋王朝

1、探求隋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

2、掌握隋朝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以及隋朝社会经济的重大发展。

第十一章唐朝

1、了解唐王朝繁荣昌盛的原因和具体内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的评价。

2、掌握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第十二章五代十国

1、了解五代十国局面形成、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五代十国时期的特点、中原社会生产凋弊和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了解后周柴荣的改革。

第十三章北宋、辽、西夏

1、了解陈桥兵变;北宋强化君主专制集权统治的措施。北宋的“守内虚外”,“不抑兼并”的*策;北宋统一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李顺、王小波起义。

2、了解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表现。

3、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第十四章金、南宋

1、了解女真族兴起和金朝的建立。金宋联合灭辽和西辽的建立。金兵南下与北宋灭亡。南宋的建立及其初期的抗金斗争。对岳飞进行评价。

2、掌握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

第十五章蒙古国、元朝

1、了解蒙古兴起与蒙古国的建立。蒙古国西征与灭亡西夏。蒙古联宋灭金。元朝的建立和灭亡南宋。

2、了解元朝*权的组成及其社会矛盾所反映的复杂;元朝在*治上和经济上所采取的措施。

第十六章明朝

1、了解明初成祖朱棣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和特点。明初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明朝和亚洲各国友好往来的情况。

2、了解明的经济*策和资本主义主产关系的萌芽。宦官专*局面的形成、表现及后果。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失败的原因和明朝的灭亡。

3、了解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治高度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第十七章清朝(鸦片战争前)

1、了解清朝集权*治的发展历程;清朝进一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2、了解明清的文化发展。了解清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措施;了解东西文化的交流状况。

3、对康熙予以评价。分析康乾盛世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4、了解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增长的表现及原因。乾隆后期及嘉庆、道光时期的腐败统治。

《民法学》考试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ivillaw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专升本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法学基础理论、法理学等

一、本课程的基本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其目的和任务是,给学生讲授民法基本理论和具体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民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民法知识分析案例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民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的法律规定,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具有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分析简单民法案例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考试内容

1.民法概述

(1)掌握民法的调整对象

(2)熟悉民法的渊源

(3)了解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区别

(4)了解民法的体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1)掌握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3.民事法律关系

(1)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2)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3)掌握民事权利的分类

4.自然人

(1)掌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特征、开始、终止

(2)掌握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特征、开始、终止

(3)掌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划分

(4)掌握监护人的设定

(5)熟悉监护人的职责

(6)了解自然人户籍和住所

(7)掌握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概念和条件及法律后果

5.法人

(1)掌握法人的概念及特征

(2)熟悉法人的分类

(3)掌握法人成立的条件

(4)了解法人设立的原则

(5)掌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概念及特征

(6)了解法人终止的原因

6.非法人组织

(1)熟悉非法人组织的各种类型

(2)掌握合伙中合伙人出资和合伙财产及合伙债务承担

7.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1)熟悉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2)掌握物的概念和特征

(3)熟悉物的分类

8.民事行为

(1)掌握民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2)熟悉民事行为的分类

(3)掌握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4)熟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5)掌握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

(6)掌握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

(7)掌握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类型

9.代理

(1)掌握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2)熟悉代理的种类

(3)了解代理权行使的要求与限制

(4)熟悉无权代理的概念与类型

(5)了解代理关系消灭的原因

10.诉讼时效、除斥期间和期限

(1)掌握诉讼时效的概念与种类

(2)掌握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3)掌握除斥期间的概念、适用范围与效力

11.物权概述

(1)掌握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2)掌握物权的种类

(3)掌握物权的效力

(4)熟悉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2.所有权

(1)掌握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2)熟悉所有权的权能

(3)了解所有权的取得

(4)掌握善意取得的概念与要件

(5)了解所有权消灭原因与法律后果

(6)了解所有权的民法保护

13.共有

(1)掌握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2)熟悉按份共有的形式与特征

(3)熟悉共同共有的形式与特征

(4)熟悉共有财产分割的方式

(5)了解准共有的形式与特征

14、用益物权

(1)掌握用益物权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2)熟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3)熟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

(4)熟悉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

(5)熟悉地役权的内容

15、担保物权

(1)掌握担保物权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2)掌握抵押权的概念、特征

(3)掌握质权的概念、特征

(4)掌握抵押权的概念、特征

(5)掌握留置权的概念、特征

(6)熟悉担保物权的竞合

16、占有

(1)掌握占有的概念与种类

(2)熟悉占有的效力与保护

(3)了解占有的取得与消灭

17、债权总论

(1)熟悉债的概念、性质与要素

(2)掌握债的发生原因

(3)熟悉债的类型

(4)了解债的履行

(5)熟悉债的保全与担保

(6)熟悉债的转移与消灭

18、合同

(1)熟悉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2)熟悉合同的分类

(3)熟悉合同的订立

(4)掌握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种类与内容

(5)掌握合同的变更与解除的条件、程序与法律后果

(6)了解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与内容

(7)掌握违约责任的概念与内容

(8)熟悉有名合同的种类与内容

19、无因管理

(1)掌握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及内容

20、不当得利

(1)掌握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及内容

21、继承权

(1)熟悉继承权的概念与内容

22、法定继承

(1)掌握法定继承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2)掌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

23、遗嘱继承

(1)熟悉遗嘱继承的概念

(2)熟悉遗嘱的形式

24、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

(1)掌握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与效力

25、人身权

(1)熟悉人身权的概念与分类

(2)熟悉人格权的种类与内容

(3)熟悉身份权的种类与内容

26、侵权责任

(1)熟悉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2)掌握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3)了解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4)掌握侵权责任的方式

(5)熟悉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6)熟悉各类侵权行为的形式、内容及要件

四、各章内容重点、难点

本大纲所列内容对概念、理论从高到底运用“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其中,“掌握”是最高要求,包括对该知识点熟练记忆及运用,“熟悉”要求对知识点能够理解并再现。“了解”是指熟悉知识点的所有内容。

“掌握”与“熟悉”的内容是重点或难点。

五、参考教材

魏振瀛,《民法学》,北大高教出版社年版。

《刑法学》考试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riminallaw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专升本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法学专业基础理论、刑法学等

一、本课程的基本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其目的和任务是,给学生讲授刑法基本理论和具体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刑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刑法知识分析案例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刑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的法律规定,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具有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分析简单刑事案例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考试内容

1.刑法概说

(1)掌握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2)熟悉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3)了解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4)熟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2.刑法的基本原则

(1)掌握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2)熟悉罪刑法定原则

(3)熟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4)熟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刑法的效力范围

(1)掌握刑法的空间效力

(2)掌握刑法的时间效力

4.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1)掌握犯罪概念

(2)熟悉犯罪构成

5.犯罪客体

(1)了解犯罪客体概述

(2)熟悉犯罪客体的分类

(3)了解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6.犯罪客观方面

(1)了解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2)掌握危害行为

(3)掌握危害结果

(4)熟悉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5)了解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7.犯罪主体

(1)了解犯罪主体概述

(2)掌握刑事责任能力

(3)熟悉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4)熟悉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5)掌握单位犯罪

8.犯罪主观方面

(1)了解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2)掌握犯罪故意

(3)掌握犯罪过失

(4)了解与罪过相关的几个特殊问题

(5)了解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6)熟悉认识错误

9.正当行为

(1)了解正当行为概述

(2)掌握正当防卫

(3)掌握紧急避险

10.犯罪故意的停止形态

(1)了解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2)掌握犯罪既遂形态

(3)掌握犯罪预备形态

(4)掌握犯罪未遂形态

(5)掌握犯罪中止形态

11.共同犯罪

(1)了解共同犯罪概述

(2)掌握共同犯罪的形式

(3)掌握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

12.罪数形态

(1)掌握罪数判断标准

(2)掌握一罪的类型

(3)了解数罪的类型

13.刑事责任

(1)了解刑事责任概述

(2)了解刑事责任的根据

(3)了解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和解决方式

14.刑罚概说

(1)了解刑罚的概念

(2)熟悉刑罚的功能

(3)掌握刑罚的目的

15.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1)熟悉刑罚的体系

(2)掌握主刑

(3)掌握附加刑

(4)熟悉非刑罚处罚方法

16.刑罚裁量

(1)了解刑罚裁量概述

(2)熟悉量刑的原则

(3)了解量刑情节体系

(4)熟悉量刑情节的适用

(5)熟悉法定刑、量刑情节与宣告刑的关系

17.刑罚裁量制度

(1)掌握累犯

(2)掌握自首与立功

(3)掌握数罪并罚

(4)掌握缓刑

18.刑罚执行制度

(1)了解刑罚执行概述

(2)掌握减刑

(3)掌握假释

19.刑罚的消灭

(1)了解刑罚消灭概述

(2)掌握时效

(3)熟悉赦免

20.刑法各论概述

(1)了解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2)熟悉刑法分则的体系

(3)掌握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

21.危害国家安全罪

(1)了解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2)熟悉危害国家安全罪分述

22.危害公共安全罪

(1)了解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2)掌握放火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丢失枪支不报罪、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3)熟悉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罪

2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了解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2)掌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并熟悉其他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3)掌握走私罪

(4)熟悉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5)掌握伪造货币罪,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变造货币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洗钱罪,并熟悉其他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6)掌握金融诈骗罪

(7)掌握逃税罪、抗税罪,并熟悉其他危害税收征管罪

(8)熟悉侵犯知识产权罪

(9)熟悉扰乱市场秩序罪

2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了解侵犯公民人民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

(2)掌握侵犯公民人民权利、民主权利罪分述

25.侵犯财产罪

(1)了解侵犯财产罪概述

(2)掌握侵犯财产罪分述

2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了解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2)掌握妨害公务罪,招摇撞骗罪,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聚众淫乱罪,*博罪,并熟悉其他扰乱公共秩序罪

(3)掌握妨害司法罪

(4)熟悉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5)了解妨害文物管理罪

(6)掌握非法组织卖血罪、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并熟悉其他危害公共卫生罪

(7)了解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8)熟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品罪

(9)熟悉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10)熟悉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27.危害国防利益罪

(1)了解危害国防利益罪概述

(2)了解危害国防利益罪分述

28.贪污贿赂罪

(1)了解贪污贿赂罪概述

(2)掌握贪污贿赂罪分述

29.渎职罪

(1)了解渎职罪概述

(2)掌握渎职罪分述

30.*人违反职责罪

(1)了解*人违反职责罪概述

(2)了解*人违反职责罪分述

四、各章内容重点、难点

本大纲所列内容对概念、理论从高到底运用“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其中,“掌握”是最高要求,包括对该知识点熟练记忆及运用,“熟悉”要求对知识点能够理解并再现。“了解”是指熟悉知识点的所有内容。“掌握”与“熟悉”的内容是重点或难点。

五、参考教材

刑法学(第八版),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年版

《基础英语》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基础英语

二、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三、考试方法:闭卷考试

四、考试时间:分钟

五、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通过专业加试遴选部分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优秀英语专业专科生进入大学本科专业的高年级阶段学习,主要考核学生对语法结构、词汇量、阅读、翻译、写作的掌握程度,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测试学生的单项技能。六、考试性质与范围

景德镇陶瓷大学专升本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考试是由景德镇陶瓷大学组织实施的一项标准化选拔性考试。考试难度为英语专业专科以上知识。七、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I、考试内容

试卷包括语法和词汇(GrammarandVocabulary);完形填空(Cloze);阅读理解(ReadingComprehension);翻译(Translation)和写作(Writing)五个部分,考试时间分钟。1、语法和词汇:

本题为选择题,由30小题组成,每题有四个选择项。题目中约50%为语法题,约50%为词汇、词组和短语的用法,共30分。主要测试考生对词汇、短语、语法结构以及基本语法概念的掌握。2、完形填空:

本题为选择题。在一篇词左右、题材熟悉、难度中等的短文中留有十个空格。每个空格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共20分。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所给短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主要测试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3、阅读理解:

本题为选择题,共有3篇短文,短文共长个词左右。每篇短文后有5道多项选择题。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四个选择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要求考生具有根据语境推理、猜词的能力,理解主旨大意、分析文章作者态度、语气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能力。主要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4、翻译:

本题分汉译英和英译汉两部分,分值均为20分,共40分。汉译英部分采用字左右的段落,要求考生将汉语段落译成英语,译文须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用词准确,力争做到信、达、雅。英译汉部分采用一篇词左右的短文,要求考生将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译成汉语,译文须忠实原文,语言通顺、流畅。主要测试考生的英、汉转换能力。5、写作:

本部分为主观试题,题裁主要属于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的范围,分值为30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命的题目或图表、数字统计表等写一篇词以上的英语短文。要求做到内容切题、完整、条理清楚,文章结构严谨,语法正确,语言通顺恰当。主要测试考生用英语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Ⅱ.试卷结构

八、参考教材

1.《现代大学英语》(1-4册),杨立民等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二版,年。

2.英语专业四级历年真题

《英语听力》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英语听力

二、适用专业:英语专业、翻译专业

三、考试方法:闭卷考试

四、考试时间:90分钟

五、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通过专业加试遴选部分优秀专科毕业生参加翻译专业本科段的学习,考核学生是否达到以下目标:1、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的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的交谈或讲演,以及难度相当于美国TOEFL考试中minitalk等中等难度的录音材料,理解材料的中心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并根据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和分析,领会讲话人的意图和态度。2、听懂题材熟悉、基本上没有生词的我国对外英语广播(RadioBeijing)节目、“美国之音(VOA)”与“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慢速英语节目,基本听懂“美国之音”与“英国广播公司”正常语速广播的国际新闻的主要内容。3、在限定的时间内听写出根据已学语言知识编写的录音材料。听写字数为至个词,一共念4遍,第一、四遍以正常语速不停顿地朗读,语速为每分钟个词;第二、三遍根据句子中的意群停顿。听写的错误率不得超过10%六、考试性质与范围景德镇陶瓷大学专升本翻译专业《英语听力》考试是由景德镇陶瓷大学组织实施的一项标准化选拔性考试。英语听力考试的内容包括:有关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的对话、讨论,新闻节目、报道、采访,中等难度的讲演、故事,长度适宜的材料。考试难度为英语专业专科以上知识。七、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I、考试内容试卷包括Dialogues;Passages;News;TrueorFalse和Dictation五个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1、Dialogues:2个长对话。

每个对话后有5个问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考生听完对话后从试卷所给出的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问题的最佳答案。每题后约有10秒的间隙,录音语速约为每分钟个词,播放两遍。2、Passages:2篇短文。

每篇文章后有5个问题,每题3分,共30分。要求考生听完短文后从试卷所给出的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问题的最佳答案。每题后约有10秒的间隙,录音语速约为每分钟个词,播放两遍。3、News:2则新闻。

每则新闻后有5个问题,每题3分,共30分。要求考生听完后从试卷所给出的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问题的最佳答案。每题后约有10秒的间隙,录音语速约为每分钟个词,播放两遍。4、TrueorFalse:2篇短文。

要求学生听完判断正误,每篇文章后有5个句子供判断,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后约有10秒的间隙,录音语速约为每分钟个词,播放两遍。5、Dictation:1题,40分。

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写出全篇短文,拼写和标点符号正确无误。听写文章全篇约至个词,共念四遍。第一遍正常速度朗读,录音速度为每分钟词,让考生听懂短文内容大意。第二、三遍用稍慢的速度朗读,句子或分句间有大约15秒的间隙,让考生书写。第四遍再用正常速度朗读,让考生检查。Ⅱ.试卷结构

八、参考教材

1.《英语初级听力》,何其莘等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年。

2.《英语中级听力》,何其莘等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年。

3.VOA和BBC标准英语新闻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等院校“高职升本科”招生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院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考试应该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目考试要求考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能够达到计算机应用基础(非专业)的第二层次(即文化、技术和应用之“技术”层次)。


  该科目考试的目的就是测试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以及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Powerpointer、Internet网络基础及安全等部分内容,各部分内容按照“了解”、“掌握”、“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了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了解: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掌握: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理解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各部分内容及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性能指标。

(2)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分类,微型计算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的系统配置,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指令及其工作过程。

(3)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ASCII码和汉字编码。

不同数制之间的换算,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数据的表示形式。

(4)计算机数据安全

计算机病*及其特征、种类和破坏形式,个人计算机和网络病*的防范。

第二部分:Windows7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概念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和特点、Windows7运行环境及安装方法。

(2)Windows7的基本操作

Windows的启动与退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获得系统帮助的方法,应用程序的运行与中止。

Windows桌面、窗口、菜单、对话框、工具栏的组成及使用,快捷键、热键的使用,汉字输入法的使用,快捷方式的使用。剪贴板的概念,剪贴板的使用(剪贴、复制、粘贴、屏幕拷贝)。

(3)资源管理器

磁盘复制及磁盘格式化,回收站的概念及使用,应用程序的启动、切换和关闭,任务管理器的使用。

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文件及文件夹的浏览与操作(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查找、压缩与解压、属性修改)。

(4)开始菜单、控制面板

应用程序安装与卸载、硬件安装与删除、打印机的设置、用户账户管理。

开始菜单的组成及使用,控制面板的功能,系统日期、时间、鼠标及键盘、安装新字体、显示属性的设置。

(5)附件

记事本、写字板、计算器、WindowsMediaPlayer(媒体播放机)、录音机及WindowsMovieMaker(影片制作工具)的功能及使用。

画图程序、磁盘清理程序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功能及使用。

第三部分:字处理软件Word

(1)Word基础知识

Office各组件的功能,Office安装、各组件的启动与退出,Word窗口(标题栏、菜单系统、工具栏、文档编辑区、标尺、拆分条、状态栏)。

视图方式切换,工具栏的管理,“选项”对话框的使用。

(2)文档基本操作

文档文件的操作(创建、保存、关闭、打开、查找、删除、发送),文档窗口操作(视图方式、拆分、重排、切换),文档内容输入(基本文字符号、图表公式、附属内容),文档内容的编辑(定位、选定、删除、查找与替换、移动与复制、撤消与恢复、自动更正与自动图文集、公式编辑)。

(3)文档格式排版

模板与向导的使用,打印预览与打印的使用。

字符格式的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效果),段落格式的设置(缩进、间距、对齐、大纲级别、换行断字、分页控制、制表位,项目符号和编号,边框与底纹),页与节的使用(页面设置、分页、页码、页眉页脚、分栏),样式的使用(创建、更改、删除、应用、格式刷)。

(4)表格

表格的创建,表格格式编辑(选定、增加、套用、调整、删除、拆分、合并、边框与底纹),表格内容的编辑(公式计算、排序、文本与表格转换)。

(5)图片及图形

图片处理(插入图片、缩放与剪裁、组合与拆分),图形的绘制(自选图形、颜色与色调、边界与边框调配),图片、图形位置的调整(浮动与环绕、移动与复制、对齐与分布、前后层次、旋转与反转),文本框的使用,艺术字、统计图表的使用。

(6)其他常用功能

超级链接、邮件合并、中英文助理、协同处理文档的基本功能。

索引和目录、批注与修订、域和宏的使用。

第四部分: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1)Excel基础知识

Excel的基本功能,Excel窗口的组成(编辑栏、工作簿窗口、状态栏、鼠标形状变化及功能)。

Excel菜单和工具栏的使用,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工作表的创建、重命名、插入、隐藏、复制、移动、删除、分组。

(2)Excel基本操作

工作表的页面设置与打印,窗口管理(拆分与冻结、隐藏、分级显示、多窗口重排)。

数据类型,数据输入技巧(填充法、记忆输入法、其他快速输入法)及其有效性设置,单元格的编辑,单元格格式的设置,单元格数据的编辑。

(3)公式与函数

单元格和区域的引用,运算符、函数、数组、公式、公式审核的使用。

(4)数据汇总和图表处理

单变量求解、方案管理、模拟运算。

数据库的创建,记录单、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合并计算,数据透视表和统计图表的建立、编辑、使用,列表的建立和使用。

第五部分: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1)Powerpoint基础知识

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启动与退出;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

演示文稿的视图方式。

(2)Powerpoint基本操作

模板、母版、背景与配色方案的选用。

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等对象数据的使用。

(2)动画的设置与切换

演示文稿的打包、打印和发布。

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超链接和动作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播放

第六部分:Internet网络基础

(1)Internet基础知识

OSI参考模型,常用网络设备,Internet提供的服务(WWW、E-mail、FTP、Telnet)。

TCP/IP模型,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DNS,URL,网页,HTML。

(2)Internet的接入

入网方式,ISP,拨号上网的连接方法,调制解调器的安装与设置。

(3)IE浏览器

IE窗口的组成,网址的管理和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

IE的基本设置,IE的使用。

(4)电子邮件

SMTP和POP3,申请免费电子信箱的方法。

E-mail地址格式,E-mail的书写和发送,E-mail的接收、阅读、删除和管理。

(5)Internet的其他服务

FTP、BBS和远程登录。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与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全过程上机测试。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考试内容比例

3.参考教材

(1)江伴东等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年8月

(2)江伴东等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与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年8月

《英汉互译基础》考试大纲

一、课程名称:英汉互译基础

二、适用专业:翻译专业

三、考试方法:闭卷考试

四、考试时间:分钟

五、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通过专业加试遴选部分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优秀专科生进入大学翻译本科专业的高年级阶段学习,主要考核学生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汉两种语言转换的基本技能,既测试学生的词汇和句子翻译单项技能,也测试学生语篇转换的综合能力。六、考试性质与范围景德镇陶瓷大学专升本翻译专业《英汉互译基础》考试是由景德镇陶瓷大学组织实施的一项标准化选拔性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中外文化以及*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具备扎实的双语基本功以及双语转换能力。七、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I、考试内容试卷包括词语翻译(WordTranslation);单句翻译(SentenceTranslation);段落翻译(PassageTranslation)三个部分,考试时间分钟。1、词语翻译:

本题给出10个汉语和英语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要求考生分别译为英语和汉语,每个词语翻译1分,共20分。主要测试考生的英语词汇量和中英背景知识。2、单句翻译:

本题给出5个一般性汉语单句和5个一般性英语单句,要求考生分别译为英语和汉语,每个单句翻译3分,共30分。主要测试考生英语语法知识和英汉单句转换能力。3、段落翻译:

本题分汉译英和英译汉两部分,分值均为50分,共分。主要测试考生的英汉语篇转换能力。

汉译英部分采用-字左右的段落,要求考生将汉语段落译成英语,译文须忠实于原文,无明显漏译、误译,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用词准确,语言通顺、流畅。

英译汉部分采用一篇-词左右的短文,要求考生将英语段落译成汉语,译文须忠实原文,符合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语言通顺、流畅。Ⅱ.试卷结构

八、参考教材

1.冯庆华编著,《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年。

2.张培基主编,《英汉翻译教程》(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年。

《素描》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素描是美术造型的基础。素描科目的考试是通过对素描写生或默写的测试,考查考生对物体的形态、结构、比例、空间及质感等造型元素的理解和表现力。

二、考试内容

人物头像默写

三、考试材料及要求

①限用铅笔或炭笔(考生自备);

②不得出现规定内容以外的任何符号标记,不得在卷面上喷洒任何固定液体,否则一律按废卷处理。

四、纸张大小:8K

五、考试时长:共分钟。

《色彩》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色彩是绘画及艺术设计的重要表现语言,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色彩科目的考试是通过对色彩写生或默写的测试,考查考生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以及色彩技法运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考试内容

静物默写

三、考试材料及要求

①水粉颜料(考生自备);

②不得出现规定内容以外的任何符号标记,不得在卷面上喷洒任何固定液体,否则一律按废卷处理。

四、纸张大小:8K

五、考试时长:共分钟。

《术科》考试大纲

一、术科考试内容:

1、基本素质:米或立定跳远

2、球类技术技能:男生篮球或足球、女生篮球或排球

二、考试方法

1、基本素质:从米和立定跳远两个项目中随机抽取一个进行测试。

2、球类技术技能:

1男生:从篮球(运球往返投篮,注:两个来回)和足球(绕杆射门)中抽选一项进行达标和技评考试;每人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为该项最终成绩。

2女生:从篮球(运球往返投篮,注:两个来回)和排球双手垫球中抽选一项进行达标和技评考试;每人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为该项最终成绩。

三、分数计算

术科考试总分为分,其中基本素质测试和球类技术技能占50%。基本素质测试和球类技术技能均按百分制计分,然后按比例进行换算。

《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检验学生对学校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体育课程的理解、体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对教师职业的了解,为学生今后胜任中小学各项体育工作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考试的基本内容

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第一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区别、联系

第二节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关系、学校体育如何发挥竞技运动的作用

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四个结构

第二节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本质功能、其他功能

第三节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第二篇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第一章体育课程

第一节体育课程概念的几点理解

第三节体育课程改革的六点发展趋势

第五节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特点与分类;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

第一节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特征、功能、发展方向

第三节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条件

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

第一节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基本要素和基本阶段

第二节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第四章体育教学方法

第一节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

第二节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第三节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第五章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体育教学设计的含义和意义

第二节水平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步骤和方法;学期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第三篇课余体育第一章课余体育的地位、功能、价值和组织形式第二章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原则、内容选择应注意的事项

第四篇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基本条件与职责

三、参考教材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周登嵩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4年11月第1版。

江西专升本优选英豪教育

停课不停学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