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80425/6192218.html9月8日,中国女排3:0战胜塞尔维亚队,提前锁定女排世界杯冠*迎来其历史上的第十个世界三大赛冠*(9月9日,女排3:0完胜阿根廷,11场全胜)。“女排精神”再一次点燃了人们,作为女排的主教练,郎平功不可没。但这样一位响当当的“铁榔头”,却也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妈妈,不仅对女儿,对队员亦是如此。在她看来,教育需要放低身段,从自己出发不断反省,不断进步。
本文授权转载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文丨周滢滢编辑丨Tina。
9月8日下午4点,中国女排以10连胜的辉煌战绩,提前一轮拿下了女排世界杯冠*。这意味着,中国女排迎来了历史上的第十个世界三大赛冠*。“中国女排”四个字,也早已从一支队伍,变成了一种精神。年世界杯,中国女排3-0完胜塞尔维亚能一次次从危机中崛起,重回世界强队,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绝对是力挽狂澜的灵*人物。如果说郎平有什么训练秘诀,那么,永不放弃,死磕赛场上的每一秒,赢下那些看似“输定了”的比赛,是她给中国女排最大的精神感染。在一次接受采访中,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抛开体坛的神话,郎平在生活中,是一位平凡而勇敢的母亲。和丈夫离婚时,郎平的女儿白帆才3岁,因为工作原因,母女倆聚少离多。郎平却用做母亲的智慧,化解了很多亲子问题,并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女儿去奋斗拼搏。如今,女儿已经成长为一个阳光、自信的女孩,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投资银行工作。郎平和女儿的毕业合影同样,作为教练的郎平,在对女排队员们的“教育”上,也并不都是严厉,而是会像妈妈一样,给到队员们生活上的关照,和坚定的支持。远离赛场上的荣耀,这位刚毅、果敢、追求完美的“铁榔头”,是怎样对待女儿的教育?在和女排队员的相处中,郎平又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外滩君梳理了郎平在家庭和训练之外的另一面,也许能带给我们启发。做一个“低头示弱”的母亲在赛场上虽然是常胜将*,在女儿面前,郎平却只是一个“常常低头”的妈妈。年,郎平接受了美国的邀请,担任美国排球队主教练。年北京奥运会上,她指导的美国队力压中国队,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被指责为“汉奸”。但是却少有人知道,郎平顶着巨大压力和争议的背后,有着出于一个母亲的考量。自年,郎平与丈夫白帆离婚后,3岁的女儿白浪,就一直随爸爸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郎平只有假期,才能飞回美国看女儿,母女倆聚少离多。郎平和女儿当女儿白浪1岁时,作为母亲的郎平,开始担忧。她深知,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如果自己再不回到美国工作,下一轮4年的赛事周期后,女儿就16岁了。错过了青春期的陪伴,女儿就再也不需要她了。于是,郎平毅然决定回到女儿身边。没想到,一直接受美国教育的女儿,已经不太能理解郎平这位“中国式妈妈”的关爱了。她期盼中的母女关系,很快遭遇了现实的打击。为了弥补多年来对女儿疏于陪伴的亏欠,郎平只要一有空,就自己开车送女儿上学。在路上,她和每一位心切的母亲一样,迫切想要知道女儿在学校的表现,嘘寒问暖,什么都担心,什么都好奇,但是却得到的是女儿的不满。她觉得郎平这是在“既不信任学校老师,也不尊重自己的隐私”。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加上青春期的叛逆,注定了母女之间的沟通,不会一帆风顺。郎平和女儿有一次,母女之间争吵过后,女儿白浪直接向郎平宣布:“我已经长大了。以后上学,你不要再接送我了,我要坐校车。”这也让郎平委屈得不行。自己放弃了中国总教练,来陪伴女儿,却一次次换来的是女儿的不理解。难道多问几句,就是侵犯隐私了吗?于是,母女之间开始了“冷战”,连说话都是用传纸条的方式。原本想等着女儿先来道歉,却发现女儿也是一头倔驴。无奈,在赛场上从不服输的“铁榔头”,在母亲这个身份上,只得低下头来。她开始自我反省,决定先做出改变。没有强求孩子顺着自己的意思来,郎平开始试着站在女儿的立场上,了解她的诉求,以及青春期孩子对“隐私”,对“独立空间”的强调。此后,陪伴孩子的时候,她尽量充当志同道合的“朋友”角色,而不是什么都要过问的“管家”。怎么和孩子成为朋友?郎平琢磨出来的方法是,支持女儿的爱好,同时懂得“示弱”。女儿白浪喜欢打排球,郎平就跟着女儿去美国各个大学参观排球俱乐部,和排球选手们一起训练,聊天。虽然自己是叱咤风云的“女排冠*”和王者教练,她却没有用自己的身份去强制女儿,一切遵从她的意愿。女儿14岁时,才开始学打排球,同时,她也喜欢打篮球,踢足球。郎平就带着她去看姚明的比赛,像个小迷妹一样,帮女儿争取到和科比合影的机会;甚至,她还会陪女儿一起打游戏,玩Cosplay……郎平和女儿玩cosplay因为女儿,郎平不断磨练自己的性格,原本严厉、急躁的郎平,在亲子关系中,开始变得温柔和宽松。她开始懂得,教育需要放低身段,从自己出发不断反省,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如今,郎平和女儿的关系,也开始越来越亲密。闲暇时,她会飞到世界各地看母亲打比赛。年的里约奥运会期间,女儿担心郎平吃不惯当地的饮食,还特别找了一家餐馆,钻进后厨,亲自给妈妈烧她爱吃的菜。“教练妈妈”的柔软一面中国女排的成绩,离不开郎平的严格要求和魔*训练。但是,她却也有非常柔情的一面。年世锦赛,中国队对战东道主意大利队。因多次受到裁判不公判罚,郎平赛后偷偷在洗手间哭泣。她选择自己承担所有压力和不公,不让选手看到脆弱和委屈的泪水。眼泪是很能影响一个人情绪的,她只希望和队员们分享快乐的眼泪。训练之外的郎平,会像个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照队员们的生活。节日前,她会细心地给队员们准备小礼物;用餐前,她不厌其烦地强调“饭前要洗手,小心病从口入”;如果哪个队员家里比较贫困,她会自己贴钱,给队员买蛋白粉补充营养。想不到的是,装扮上无拘小节的郎平,竟然还总提醒自己的爱徒们:身为排球健将,打好球的同时,也要买化妆品把自己打扮漂亮。在她看来,生活中的愉悦和开心,一样很重要。这份像母亲一般的关爱,事无巨细。而郎平与女排队员朱婷的故事,更是一段师徒间的佳话。年纪轻轻的朱婷,在各类比赛中有着不凡的表现。年参加世青赛,年参加世锦赛,随后是年世界杯、年奥运会、年世锦赛、再到今年的世界杯……仅女排三大赛,朱婷就已经参加了5次,其中3次夺取冠*。在这届世界杯比赛中,作为强力主攻,朱婷在前10场比赛中,有7场成为队内得分王,6场成为全场得分王。如今,她不仅是中国女排队长,也是一名冉冉升起的天才球员。“天才”的背后,离不开郎平的独具慧眼,和她的悉心栽培。年,在一次女排联赛中,有着不少失误的朱婷,却引起了对方教练郎平的注意,觉得是个可以培养的苗子。两年后,成为国家队主教练后,郎平依然惦记着赛场上的那个孩子。彼时的朱婷,营养差,很瘦,“两条胳膊像麻杆”,但是郎平却坚持留她在了国家队。考虑到朱婷的身体素质,郎平咨询营养师,给她买蛋白粉,还小心地控制朱婷的运动量,生怕她练过头了。郎平和朱婷“比肌肉”“对朱婷要有耐心。”郎平常将这句话放在嘴边,并对她付出了极大的关爱。更难得的是,郎平还为朱婷的长远发展而谋划。里约奥运会上王者归来后,表现出色的朱婷,一度成为焦点。这时候,郎平更希望朱婷能选择留洋出去看一看,而不是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中国未来的对手主要来自欧洲,留洋无论是朱婷,来说还是中国女排来说都是有利的。”和郎平一样性格内敛的朱婷,少有情绪奔溃的一面,她却有两次哭泣都和郎平有关。年11月9号,朱婷第一次在国外过生日,国内朋友给她送上祝福短片。短片的最后,没想到是郎平和女儿在为朱婷唱生日快乐歌。朱婷瞬间眼泪就下来了。后来,这个视频一直被她反复地看。还有一次,是里约奥运会小组赛受挫。中国女排只发挥出平时训练的一半功力,全队气氛压抑,作为主力队员的朱婷,十分自责。郎平看出了朱婷的压力。晚上,郎平给朱婷发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