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小不打排球就亏啦 [复制链接]

1#

从小不打排球就亏啦!

写在前面:陶安是我所带过队员中最大器晚成的一个,如若是遇到功利心强的教练恐怕早已经被放弃N次啦!校队教练也一样,同是作为教育工作者,除非您不收她加入排球队,只要收了我们不应当放弃自己所选择的队员。队员们在接受新鲜事物时,往往有快有慢,这属于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日积月累型的孩子,因为我更期待她们的慢慢成长,静听花开的声音,切忌拔苗助长,因厚积而薄发。“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她的努力感动了上苍,正是她的坚持感染了队友,她成为六年级队伍最坚强的支柱,我们赢得了很多难以想象的胜利。

陶安是一名有心的孩子,每次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抑或是大学放假期间都会回来看望老师,我喜欢听她讲成长的故事,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促使自己反思教育和教学的过程,用心感悟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因为她这个案例也让我多次重新审视教育,聊天中的一句“从小不打排位就亏啦”,让我萌生了约稿这个想法,而她的高效和信誉让我感动,一天多时间,如此细致,如此有深度,吸引着我一遍一遍的反复研读,揣摩其中的道理。在此,推荐给我的读者,推荐给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希望大家能获得一些感悟及启发。

从小打排球的好处——屌丝逆袭史

我是中关村一小03级的陶安,是李老师带的第4届打排球的学生。我的初中和高中都在人大附中本部就读,现在在南京的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读书(东南大学在行业里其实是和北航一个档次的学校,只是在北方知名度比较低),开学后读大四,现在的GPA是3.86/4,大三便已发表了机器学习领域SCI收录的国际会议一篇一作论文。我将来目标保研直博清华或者中科院,方向是人工智能领域里的计算机视觉。

年7月6日我和李老师见了面叙叙旧,李老师随后便向我约稿,于是就有了这一篇。

年第一次打北京市的排球比赛

天资平庸

我在小学大部分时候是一个很不得志的学生,我追求过考试第一个做完,但可惜错误满篇;我希望通过成绩之外的途径在班里获得大家的认可,但可惜小学六年里连个二道杠都没戴过,更别提什么校三好学生了(直到大学我才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校三好学生)。班里经老师钦点第一波第二波直到第三波开始用钢笔写字的也从来没有我,直到老师说大家一起用签字笔写字,我才从用铅笔写字直接跳到了签字笔写字。

我从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成绩很一般般,没学过什么奥数,没参加过什么竞赛,除了被妈妈逼着最后练成的钢琴八级和排球也没有什么特长。自然我也不是被点招进的人大附中,只是因为我母亲在人大附中工作,便有了入学资格。

其实这一切从我更小的时候便有了迹象,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定的天赋,但偏偏我却是看起来天赋比较少的那个。我2岁才开始说话,说话还结结巴巴。生长发育慢,身体反应迟钝,坐在家里光抠地板就能抠上一天,家里长辈甚至都开始放弃我了。幼儿园的时候我母亲去问带班老师我的情况,老师不经意的一句:“不是每个孩子最后都要上大学的”,我母亲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不过幸运的是,我有一个永不放弃我的好母亲,也在小学里遇到了一位教排球的李老师。

因为体格看起来还可以,家长又支持,我在二年级的时候被李老师挑选入排球队,一直打到了六年级毕业。

年3月24日北京市首届小学俱乐部杯集体第三名

滴水石穿

早在幼儿园阶段我的母亲便开始对我开始永不言弃的培养,她听说珠心算对智力开发有用,便天天亲自盯着我练珠心算,在母亲的坚持下,最终我成为了幼儿园里面珠心算打的最好的几个,这似乎已经预示了我未来的人生轨迹。

小学被选入了排球队,第一次训练后腰酸腿疼,回家和母亲说不想再去了。母亲坚持,说就当去玩玩,反正我也不上课外补习班,平常也没啥其他的事情。

因为我从小学东西就慢半拍,反应慢半拍,排球自然也不例外。在三四年级,我连替补中的替补都算不上,球打的不好,跟队友们说话自然也说不上几句,自己自卑,还有时被排挤,因此我逃避训练,见着李老师就像耗子见了猫,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李老师讲,把每天身体遇到的有一丁点的不舒服无限放大,什么今天肚子有点疼,腿有点抽筋,哪里磕了碰了。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情况下,因为每次放学都必须经过排球场,我每次都会刻意隐藏在班级的队伍中间,刻意的与身边的同学们“投入地”谈笑风生,刻意的装作没有看见李老师,这个小伎俩大部分情况还是能蒙混过关,不过当李老师来了兴致的时候就瞒不住了,李老师会偏偏向我们班放学队伍大声的喊我的外号,风趣的调侃道:“烂桃!你这是三天打鱼,一周晒网了啊!”(这里的“一周”会随着我逃避训练的长度而有所变化,甚至改成“三天打鱼,两周晒网”)

那其实是我感觉到很自卑的几年,成绩不如同学们,别的又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我无数次的和母亲说不想去打球,又累又没有意思,母亲却一直坚持说对身体有好处,况且就当去玩玩。母亲用实际行动一直在支持着我,每次北京市比赛母亲都去给我加油鼓劲,是家长中最积极的,吃的喝的最齐全的,拍照摄像最多的,只为了让我感受到打球是个被非常支持的活动,让我有勇气继续打下去。好在李老师也不是个急功近利的教练,对我们最终比赛的名次看的也挺开的,平时训练中也和队员们笑呵呵的打趣,就真的像一个大人和一群孩子在玩排球一样,打的像我那个程度的队员还都欢迎随时来打,我便磕磕碰碰的留了下来,这一打下来就是几年。

年3月24日北京市首届小学俱乐部杯集体第三名

大器晚成

几年坚持下来,二年级一同打上来的队友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有人觉得很累,有人因为小升初要补习课外班,有人因为有了其他兴趣爱好,最后我这一届就剩了4个。似乎是长久以来的坚持得到了效果,此时我排球打的已经开始有模有样,竟然成为了主力中的主力(虽然我还只是个接一传的,但是我一传接的稳啊),这让我感觉到我有了一个擅长的领域,北京市的几场比赛我们也夺得了很多不错的名次,这也增强了我对自己的信心,排球毕竟是一个集体活动,慢慢的我也在集体中找到了归属感,不再自卑。我开始试图耐下心来做事情,能耐下心每天练习自垫自传单臂双臂分别个不断,发球也逐渐能稳定的连续10个不断。到了六年级,似乎一切都突然变得异常的顺利,但我知道如果没有前面几年的积累则是根本不会出现的:我数学开始连着考了好几个分,其他科目成绩也变得很有模有样;我顺着大流也报了奥数班,竟然还成了课上成绩很好的一类。

其实小学的排球在现在看来,只是我人生奋斗的一个缩影。在人生的长跑中,有些人可能腿脚并不快,但是当身边人都逐步放弃后,还在坚持的人,总会笑道最后。这在初中高中如此,在大学亦如此,年级越高,先天能影响的越少,后天影响的越多。我总是在入学的时候成绩垫底,毕业的时候成绩排名靠前很多,虽然每一阶段细看好像我也没有成绩多么拔尖,但是相比每一阶段的入学情况来看,我一直在坚持,因此一直在进步。十数年的坚持下来,我终于在我所坚持的领域达到了非常好的水平。

年4月14日北京市排球比赛夺冠

一些题外话

随着年级的升高,决定一个人发展的绝对不仅仅是应试的东西了,会考试会刷题也许会占便宜,但是更值钱的是靠自己的思维去思考的人。这些人不会拘泥于常规,会真正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同时他们也善于去思考,这是将来一生受用的本领。所以我想说的是,小的时候成绩很好的人,很大一部分只是很乖很听老师话能按照步骤完成任务的人,但是这些人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未必就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去琢磨,去解决。所以这也就是很多很多小时候成绩很好的人,到了高中和大学不光成绩而且表现都很一般般的原因,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很多题目不是简单的“套路”就能解决的了,生活中的事情也不是惯性思维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灵活思维的能力。一路上来我见过了太多这样的同学,因为从小他们的思维定式就是按照步骤就会给分,从而失去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以在小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大强度的学习,让孩子多玩一玩,在玩中开拓大脑,灵活思维,眼光放长远一点,这才是将来安身立命的根本。

打排球也是玩一玩的一种,不过打排球的好处可不仅仅能活跃思维,这也就说到了打排球的其他好处:打排球可以强身健体,在初中的时候我一直是班里面的体育委员,跑米备战体育中考的时候,我是班里第一批跑进满分的人;因为打了排球,我对球性掌握的很好,因此篮球也很容易上手,在备战体育中考篮球项目的时候,我没怎么费力就跑进了满分;小时候打排球练就的正宗童子功,远远比很多高中大学才开始接触排球的人打的会好很多,因为小学的时候我可以有大把的时间练习,李老师教的真的也很专业,而高中大学再打的同学往往一是学业繁忙没有什么时间练习,二是没有正规的教练指导,学生们自己琢磨怎么打,导致打的球乱七八糟,不成章法,俗称“打野球”;打排球让我有了与众不同的一技之长,让我很容易在新环境里会打排球的人中找到集体归属感,高中的时候我参加了排球社活动,大学的时候参加了学院里面的排球队,由于我小时候排球基础扎实,一传稳,传球好,扣球也会,是队员里面打的最好的,现在更是成为了学院女子排球队的队长,我平常组织训练,安排人员,又当教练又上场,这让我在繁忙的学业之外感受到了一个打排球的集体的力量,我们队员们之间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谊,打球也成了我放松的一种方式,在我们的努力下,今年我们学院女排还拿了全校第二!

年5月20日信息学院女排夺得全校亚*

最后我想再次感谢李老师当初给了我一个打排球的机会,同时支持我鼓励我一直打下去,现在看来小时候的排球经历真的是让我在后面的生活中收益颇丰。祝李老师的排球教学顺利进行,愿更多的同学通过排球获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