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七首诗词,七个人物,七种古龙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版《圆月弯刀》

古诗词是汉语凝练表达的美学典范,以有限的字词涵盖高度浓缩的信息量,意境、深度、想象力在音律的协调下完美统一,最终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古龙的文字精致典雅,浪漫飘逸,讲究氛围地渲染,善于运用留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这些特点与诗词之美颇为契合。

古龙经常在古诗词中汲取灵感。他引用诗词不仅是引用诗词的外在美,而是让古诗词与笔下的故事、人物产生化学反应,带来全新的刺激。

01

叶孤城·*河远上白云间

《凉州词》

盛唐:王之涣

*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以群山绕孤城的景象,反映边关将士难沐春风的悲凉。明说边境苦寒,暗指君王缺乏对士兵的体恤,诗中虽有抱怨却不消极,反而显得情感厚重,耐人深思。

诗作气象阔大,格调高远,短短四句即展现了边塞山河的雄浑壮美,又揭示了人物千里孤绝的心境。

全诗没有对人的直接描写,只有苍茫荒凉的场景,看不见的将士与等不来的春风形成一种呼应,所有情感都凝结成一曲羌笛,撩拨着每个人的心。

古龙取诗作“苍茫孤寂”的意境,将原作里群山合抱的孤城,转换为辽远缥缈的海岛,用大海的浩渺和皇族的身份共同衬托人物的仙气。高贵、神秘、孤傲、绝世,四重气质凸显出人物的不同凡响。

南海飞仙岛,白云城主,剑圣叶孤城就这样在诗句中幻化出来。

仙岛城主剑圣皇族,这种人设注定叶孤城不能走凡人路线,世俗的情感、欲望、名利都无法刺激到他。他需要探索的是更高境界,途径就是修行剑道-借剑道以通天道,实现真正的天外飞仙。

同为绝世剑客,西门吹雪就更像人,所以他有了俗世的爱,叶孤城则更绝世。

正因如此,修行剑道成了叶孤城的精神支柱,只有剑道精进的刹那才能填补心灵的空虚。他无法停止,只能不断突破自己,走向极端。

参与谋反也只是修行的一种方式,通过做最困难的事来突破自己,失败后自然了无生趣。其实,叶孤城在决战之前就已经有明显的厌世倾向,即使他造反成功也不见得会活太久。

坠落凡间的剑仙,终归是要回天上去的。

正因为看透这点,西门吹雪才会成全叶孤城,正如王维听懂了羌笛,才写出《凉州词》。能听弦外之音的才叫知己,魏子云们当然不懂。

古龙从身份地位,所处环境以及剑道成就三个方面把“孤绝”二字推向极致,为叶孤城奔向死亡埋好了轨道。

叶孤城代表着一份剑客的傲气,一种绝世的寂寞,一个修行的困境,一座内心的围城。

02

谢晓峰·一剑光寒十九州

《献钱尚父》

唐末: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翔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这首诗是唐末名僧-贯休献给钱缪的贺礼,钱缪当时凭*功荣升镇东*节度使,为他下步成为吴越王打下基础。

贯休盛赞他青龙腾越、凤翱九天的声势,并以金天柱的称号表彰他平定江浙十四州,结束东南战乱的功绩。

钱缪治下的吴越国是五代乱世的清流,它国祚最长,战乱最少,*治清明,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对生逢乱世的人来说,钱缪确有造化之功,是救星一般的人物。

古龙取诗作的“王者之气”,化用为: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这里的“王者之气”指的是王者的能力与担当。

神剑山庄的三少爷与钱缪一样,都背负了很多人的期望。不同的人期望不同,对于贫苦大众来说,肯定期望他们能用惊艳绝世的能力,还天下苍生以安宁。

《三少爷的剑》中,谢晓峰部分讲述的其实是:一个救世主的自我觉醒之路。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期望越大压力就越大,家族的荣誉,声名的负累,对杀伐的厌恶让谢晓峰产生极大的困惑,甚至开始厌世。

他选择逃避,想换个活法,于是高高在上的剑神坠落成泥潭里的贱人。

他尝遍了人世的辛酸苦辣,阅尽了人性的善恶百态,他一点一点被触动,一步一步在蜕变,最终克服困惑达到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贯穿到底的是“悲悯之心”,见众生苦,苦于欲望,苦于压榨,苦于内心的枷锁。

觉醒后的剑神,有王者的能力,有救世主的慈悲心,更有对江湖对人心对世界的通透认知,有这样一个睿智超脱的领袖来主持大局,江湖的杀伐便会少些,血腥味会淡些……

03

仇小楼·小楼一夜听春雨

《临安春雨初霁》

南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杏花春雨的场景,游子思乡的情节。细腻清丽的诗句背后却是故国沦陷,朝堂无能的背景,这里的“思乡”多了一重含义。

这首诗是陆游辞官途中的感受。他早年被同僚倾轧排挤,在家赋闲多年,等老了被皇帝征召时,早已无心仕途,遂毅然辞官。

诗中既有对人世衰微的无奈,又有对朝廷无能的失望,所有的失落失望只凝结成一句轻轻地自嘲:素衣百姓就不要感叹国事了,早点回家比啥都强。结尾这句无疑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消极。

这首诗与《圆月弯刀》有什么内在关联呢?

这就得讲到“仇小楼”的生平。

仇小楼是魔教年来的第一高手,他在武学上创立神刀斩无敌于天下,事业上带领魔教走上顶峰,情感上迎娶了心意相通的贤内助(正妻),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

遇见性感爱姬-弱柳夫人(孙春雨),是仇小楼人生的转折点。

正是因为弱柳夫人和私生女(天美宫主)伙同教内长老在祁连山会战中倒戈,魔教才腹背受敌,死伤殆尽。仇小楼与夫人被迫蛰伏了20年,直到遇见丁鹏才启动复兴计划……

巅峰期的魔教正如巅峰期的北宋,因人为原因突然跌入低谷。

《圆月弯刀》的故事情节、人物设定与诗歌背后的历史十分相似,像靖康之耻与祁连山惨败,南宋北伐与魔教复兴都有对应关系,而秦桧与柳若松都是善于钻营弄权的小人,最后复兴在望的仇小楼正是被小人柳若松暗害的。所向披靡的岳飞与横空出世的丁鹏,也有相似之处。

圆月落,刀光起。

纵横大地十万里。

刀光寒如雪,

何处听春雨?

书中的这首词描述的正是仇小楼“跌落巅峰、壮志难酬”的复杂心境。

小楼一夜听春雨,即是巅峰时的美好,也是年轻时犯得错误-沉迷欲望、丧失理性。把这句诗刻在圆月弯刀上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作为古龙江湖少有的暮年枭雄,仇小楼有着永不言弃的精神品格,他不气馁,不妥协,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守得住欲,韬光养晦直至东山再起。

所以,符合仇小楼的诗词不是小楼一夜听春雨,而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04

白玉京·天上白玉京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盛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

全诗共多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出自其中。古龙只引用了开头四句,并将第二句改成“五楼十二城”。

诗中,李白借古喻今,讲述了一位谪仙人在凡间曲折跌宕的一生。

古龙取诗作“谪仙下凡”的模式,以长生剑客白玉京为线索,引出“青龙会”的超级设定,正式拉开寓言武侠-七种武器的序幕。

单就故事而言,《长生剑》的经典程度可能不如系列里《离别钩》《孔雀翎》《碧玉刀》三篇,

但论青龙会的信息量,《长生剑》展现的最多最全面。这部书最有趣的地方也在于对青龙会和主角-白玉京的解读。

天上,长生等字眼,再加上布满天下、无孔不入的势力设定,青龙会的背景很明显是指向朝廷。关键是白玉京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白玉京原指仙界的首都,故事里白玉京手持长生剑,还曾说就是青龙会龙首拿了他的东西也得乖乖送回来,口气颇为狂傲。

有人据此猜测白玉京就是青龙会老大,甚至还说他是皇帝、皇太子。

皇帝闯江湖-这种猜测可能受《戏说乾隆》《康熙微服私访》的影响。

书中白玉京是混迹江湖多年的“成名剑客”,皇帝、太子客观上都不可能有这样的经历。但白玉京又似乎很熟悉青龙会的内幕,且丝毫不畏惧青龙会的势力,很难说他与青龙会毫无瓜葛。

综上所述,白玉京应该是个没落贵族,比如藩王之子,庶出或是私生子之类的。

他有皇族血统,知道些内部信息,但不在核心权力圈,算是皇族圈子的边缘人,但因为是皇族,虽落魄江湖仍不减傲气。

或许,正是由于这重身份和能力,袁紫霞才能看上他,并借他逃离青龙会的束缚,与他一起逍遥江湖。

青龙会的故事暗喻朝廷势力向江湖蔓延,白玉京的故事暗指皇族人员向江湖下沉,这与原诗“谪仙下凡”的主旨无比契合。

PS:关于青龙会的其他内幕,笔者将另开一篇详细阐述。

05

司空摘星·手可摘星辰

《夜宿山寺》

盛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是“平字见奇”的经典,全诗仅20个字,且字字平淡朴素,营造出的氛围却惊险刺激,趣味无穷。

李白擅长用夸张的手法渲染情景,一上来他就用星空的维度将山寺的险峻无限拔高。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古刹带来一股强大的冲击力,而“不敢”“恐惊”等心理描写,配合摘星辰、惊天人的行为,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浪漫想象与天真童趣在这里完美融合。

司空摘星是偷王之王,神奇的偷窃绝技和易容能力能充分激发人的想象力,而诸如皇城盗宝的传奇故事,也给看客带来一种“恐惊天上人”的紧张刺激。

当然,这些都只是司空摘星的点缀,他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有趣”。

他行事古灵精怪、荒诞不羁,最喜欢捣乱耍宝,机智如陆小凤也频频上当。他曾和陆小凤比赛翻跟头,坑得陆小凤挖了三天三夜的蚯蚓。他还给陆小凤取名为陆小鸡,并编了童谣和陆小凤当街对骂……

他又是陆小凤最坚强的后盾,多次帮助他筹划骗局,把各种反派骗得一愣一愣。只要有他在,再困难的问题也会解决,还是用最有趣的方式解决。他拥有成年人最匮乏的童心。

司空摘星代表着一种天真烂漫,人生自由。大家喜欢他,不只是羡慕他的神通广大,更羡慕他的无拘无束,自由潇洒。他不用在乎规矩制度,不用为生活奔波劳累,就是单纯的开心快乐,孩童般的纯真。

这种轻松的生活状态即使在武侠世界里也特别难得:在陆小凤系列的续集《白玉老虎》里,江湖开始变得压抑,江湖人再也没有司空摘星这种有趣的灵*,只剩下争权夺利、身不由己的皮囊。唯一不受拘束的角色是如意大帝,那是一个极端偏执的小孩,一点也不可爱。

我们周围都有司空摘星一般的活宝,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司空摘星时刻”,那一刻是生活对我们的褒奖。

06

慕容秋荻·枫叶荻花秋瑟瑟

《琵琶行》

中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枫叶象征着人老珠*,秋代表着暮色凄凉,荻花则意味着飘零。诗作的主角,那位随波逐流的青楼女,不仅感叹韶华不在、青春易逝,更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而哀婉神伤。

古龙反其道而行之,塑造了一个极其强大的女子,她不但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还矫枉过正,企图掌控整个江湖的命运。

她就是武林三大世家-江南七星塘的慕容秋荻,史上最强黑帮-天尊的创立者。

古龙拿慕容搭配荻花,以姓氏的高贵冲淡名字的萧瑟感,秋字展现的凉意反倒映衬出荻花的高洁。

慕容秋荻在《三少爷的剑》中,形象不算立体,她与谢晓峰、茅一云的前史晦涩不明。明面上她是为情所伤、为爱黑化的女子,暗地里她是霸占慕容世家,觊觎神剑山庄的大反派。

按江湖传统,女子无法继承家业,慕容秋荻于是嫁给大师兄茅一云(本门养子),以儿媳的身份执掌门庭。于此同时,她又与谢晓峰暗结珠胎,为入主神剑山庄埋下伏笔。

慕容秋荻与谢晓峰相爱相杀了一辈子,与世俗规矩也对抗了一辈子,她妄图征服一切,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她用极致的恶代替世俗规则,让无数市井百姓淹没在天尊的欲望中。

最终,她还是没能对抗世界,她被更年轻的野心家取代,天尊帝国轰然崩塌。

07

公孙大娘·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盛唐: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

草圣张旭曾说过一段名言:

吾始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唐朝有个四圣汇聚的传说:在一次宴会上,剑圣裴旻舞剑当空,舞圣公孙氏凤翱庭中,画圣吴道子挥毫泼墨,草圣张旭兴致大发笔走龙蛇,那是何等的气象啊!

幼年的杜甫曾与父亲一起观看公孙大娘舞动长安的盛景,多年后又遇到公孙大娘的弟子,不由得感慨万千,遂写诗盛赞道: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风华绝代的佳人,风华绝代的舞姿,自然会催生出风华绝代的剑法。神行百变、飒爽飘逸的-公孙大娘诞生了!

在古龙笔下,公孙大娘武功奇高,剑法华丽,智慧非常,是女性组织-红鞋子的创建者,还经常与青衣楼、白袜子等势力合作,是一个气势逼人、能量巨大的江湖豪客。

公孙大娘易容术很高明,有无数个分身,最出名的那个便是在月圆之夜卖糖炒栗子的熊姥姥。那个每逢月圆就无端杀人的老太太实在是太过惊悚,与公孙大娘的主人格反差太大。笔者总感觉熊姥姥是个独立人物,一个游荡在人间的恶*。

公孙大娘是复杂人性的集合体,也象征着江湖的无限可能。她本是钦定的四大配角之一,实际上只主演了《绣花大盗》一部。虽然匆匆退场,她仍以风华绝代的气质成为陆小凤时代最耀眼的一颗星。

除了以上人物,古龙作品里还有/p>

燕十三-慧剑除心魔,安禅制*龙

马空群-一入万马堂,休想回故乡

傅红雪-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

割头小*-饮不完的樽中酒,割不断的名人头

……

古龙用这些诗意的、哲理的金句诠释人物,渲染故事,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武侠美学。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