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沙林片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9357130.html津迷为李盈莹不接一传提供阵脚?一点攻不是长期赢球的硬道理!
最近在头条自问自答里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个话题原本是一个探讨小将孙燕、倪非凡加入瑞士女排精英赛对中国女排有什么意义?但一个津编给出的结论是:这是个错误的选择,其理由是李盈莹是这支队伍的核心,而刘晏含、段放、杜清清,在一传方面都是自顾不暇、无力保他的角色。所以新增人员应该以保障型主攻为要,孙燕和倪非凡二人对李盈莹没有任何帮助。这很明显是主宾颠倒,话题转移,让我不由的想到部分津迷长期坚持不变的两个理论,便把它们拿出来探讨一下。
保障型攻手与保障的区别
保障型主攻(接应),这个说法既不是排球界的专业术语,也不是塑造边攻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在郎平的字典里,也从来就没有保障型一说。但这个概念在国内目前却大行其道,左右了很多人的话术,也误导了人们对球员类型的判断。那么,现在的这个说法是具体从哪儿来的呢?从目前来看应该是从小将李盈莹这里产生的。
第一,产生的源头。众所周知,在天津队李盈莹是不接一传的。教练把她应该承担的一传任务交给了小主攻和接应,名曰保障,李盈莹则是专注于进攻。第二,理论支撑。这种做法并非天津队的专利,国外有例可寻,如意大利、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等。第三,效应反哺。从小的方面说,李盈莹到哪都要给她匹配替她接一传的球员;从大方面说,一支球队不光有进攻型球员,更要有保障型球员;从更深的层次方面来说,球员培养一开始就要分出攻和守两型。
我相信大家肯定都看出来了,由此类推下去是不是越来越离谱了!那保障型之说的错误和误导在哪儿呢?错就错在“型”字上,保障型与保障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障型”是指给球员定了性,完全落入了这个概念,她就应该承担更多的一传和防守。保障型是进攻型的伴生品,它的存在,最大的意义就是给进攻型扫清后顾之忧,为进攻型重点分担防守。没有它进攻型就是无稽之谈。
而“保障”则不同,它是球员要练的基本功和基础技能,更是球场上所有球员的基本任务,对于每一个球员来说要求都是一样的,只要有球员的各项技能中(一传、拦网、防守起球、进攻、发球等)偏强偏弱,它就会影响球队的整体实力,所以这需要在训练中和实战中加以弥补提高。但并不是说哪个球员应该专注于保障而不提高进攻,或者专注于进攻而不保障。
部分津迷之所以急着要給李盈莹找“保障型”球员,是因为郎平的瑞士攻略太毒了,朱婷、张常宁曾春蕾和龚翔宇几位攻防最好的球员一个都不去,二传孙燕和自由人倪非凡当然于事无补。但是,这对于李盈莹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恰恰相反,这次瑞士赛对于李盈莹来说恰恰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看她在大姐姐们缺阵的情况下会打出什么样的水平,一传的集训效果又会怎么样。
另外我们要知道博斯科维奇的进攻可以膜拜,但是博斯的偏科不能效仿,少部分津迷依然坚持为他们的偶像选配“保障型”,要不然怎么活呢?朱婷或张常宁这个核心能干的活儿,难道李盈莹这个核心就干不了?很显然是不符合常理。
赢球才是硬道理,这句话本身没有错,问题是用它解释什么行为。
对于教练来说,训练中怎么培养人,比赛中运用什么战术,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取得胜利。所以,无论是怎么指挥,怎么调整,用谁不用谁,一切看结果,赢球才是硬道理。而实际上,部分津迷们坚持推崇这个说法的意义,不在道理本身,而是为李盈莹专注于进攻不接一传而提供注脚。
但凡是有人拿李盈莹和其他主攻的强弱进行比较时,部分津迷的说法是高度一致:
(1)光接个一传,进攻不得分有何用?
(2)要不是李盈莹场场得分王,天津队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3)让李盈莹接一传,就是避强求弱,教练违背了基本的原则,那就是赢球才是硬道理。
对待这种极端的弱智的无知的问题,我们也只能用极端的不讲理的反问才能破解:
(1)个一传都接飞了,你如何进攻得分?
(2)天津队的11冠,难道都是一点攻取得的吗?
(3)如果大家都像李盈莹那样就强避弱,怎么完成赢球这个硬道理呢?
另外再提一个问题:本赛季,天津队两次输给江苏队,四次败于北京队,李盈莹哪次不是单场得分王?哪次不是一点攻战术?单场拿42分却吞败果,硬道理又去了哪儿呢?
所以,得分王不是李盈莹拒练一传的避难所,胜利要靠球队的整体努力,而不能靠一个人的苦苦支撑。整体努力必须要求大家全攻全守,不能偏废。当你的不作为,給队友增加负担时,你的进攻既为球队得分提供了正能量,也造成了压抑队友进攻的负能量。现在很多人都在筹划下赛季的队伍建设,天津队的核心还是老套路,给李盈莹买配角,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宁愿成绩不佳,也要李盈莹全能。而王艺竹、杨艺、董铭霄、于鋆伟等如何提高,根本不在讨论范围。
我不可能说服部分津迷或者是津媒改变他们狭隘的观念,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一点攻绝对不是长期赢球的“硬道理”,但它可以是比赛中某个时段的战术。所以说一点攻曾会带给天津队成功,也会带给天津队失败,哪一支球队都是一样的。它或许会成就一段辉煌,但这条路真的走不长!至于最大的受害者,肯定是支撑一点攻的李盈莹。
当然作为小将李盈莹本人来说,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很清晰的认知观:作为一个主攻,没有下三路功夫就不可能有长远发展,而且在场上打球本身就是自带漏洞。另外,磨练内功苦练短板时,肯定会有不如意崩溃期,需要建立好心态,更坦然面对,哪怕今天比昨天多垫好一个球,我都会觉得很开心。
——深情萨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