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卧薪尝胆潜心修炼,她是被喷最少的球 [复制链接]

1#

排球星空,与你分享排球资讯与快乐。

这是“最佳”之续篇,把二传、接应、自由人补齐,也算对本届世锦赛做一次完整的回顾。其实每个球迷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有实力因素,也有情感因素,和我相熟的一位球友给出了他心目中的最佳,主攻、二传、自由人分别由李盈莹(赫尔博茨)、沃洛兹、德吉纳罗替代了大会评选出的最佳,并列出大把数据,有理有据的认为这才是最公平的结果,也间接说明同一个位置的出色球员在未来的大赛中依旧竞争激烈,谁成为“最佳”都很正常。

日本女排在比赛中,图中15号为接应林琴奈

相比之下,现在对于大赛“最佳”我已有些云淡风轻,作为团队项目,即便某一位置的球员再出色,如果整体实力有限或队友拉跨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赫尔博茨、沃洛兹就是典型的代表。

因此一直偏向于“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一观点,如日本队的接应林琴奈作为区别于强力接应的代表人物在本届世锦赛光彩照人。世联赛时还没觉得她有多强的存在感,甚至世锦赛前半程也没看出多起眼,但越到后来越发现她太实用了,甚至一度感觉日本队可以没有井上、石川,但绝对少不了她。

这位只有1.73米的接应在场上绝不只是“保姆”的角色,作为后防线的中坚需要接满六轮一传的同时,进攻端凭借手法和线路多变,成为主要得分点之一,丝毫不“赔钱”。与博斯、艾格努、德鲁斯只负责进攻的接应相比,林琴奈的全面让人印象深刻。

小宇宙的替补在哪?

从新世纪算起,中国女排接应这一位置先后由邱爱华、周苏红、张磊、曾春蕾、杨方旭、龚翔宇等球员担当,就个人特点而言,邱爱华是到目前中国女排接应中最偏于强力的代表,在当时后攻比例相对较少的进攻体系中,经常看到频繁从后二发动进攻。

周苏红、张磊则回归到老女排全攻全守,跑动为主的打法,这也是老球迷一直念念不忘的标志性接应,直到现在也强烈呼唤中国女排应该始终坚持“眼花缭乱”的战术体系。郎导执教后,曾春蕾、杨方旭、龚翔宇成为正牌接应,略有不同的是在与欧美强队过招时,郎导不再拘泥于固定套路,大打“全民接应”战术并在关键场次屡获奇效,成为江湖上的一段佳话。

从出道开始,小宇宙从以进攻为主逐步过渡到全攻全守成为全能式接应。新女排组建以后,她在场上的作用更加不可或缺,进攻打不开,需要她冲上来,后防不稳,需要她补上去,也就导致本届世锦赛因伤病影响无人可换。

陈佩妍

目前我们还没看到谁更适合做小宇宙的替补,陈佩妍从世联赛到世锦赛上场时间只能用分钟计算,王艺竹在对阵阿根廷时打满全场进攻端不乏亮点,本以为会按照小宇宙刚出道时的方式使用她,或许会成为“奇兵”,但仅打了一场之后回到替补席,只在赛后合影时见到。这些新人固然技术稚嫩,还撑不起大赛,但仅有小宇宙一人明显不够,是走强力还是全面路线眼前看尚没有答案。

前面谈到林琴奈,感觉真锅也意识到亚洲球队“累死”也等不到博斯、艾格努这一类暴力接应的出现,即便真冒出个暴力,也不过是瞬间高光,难以长久。与其临渊羡鱼,何不退而结网,打造属于适合本队战术体系的接应。林琴奈在本届世锦赛出色的表现也为以后接应的多种选择提供了一定价值的参考。

刁琳宇还需要补哪些功课?

作为第一次担纲世界大赛的主力二传,刁琳宇的表现应该值得肯定,尽管不少球迷对她的传球颇有微词,如与副攻配不上、倒三角、进攻点过于暴露……但个人觉得这些都属于可接受的范围,本届世锦赛丁霞身体状态下滑,基本只靠刁琳宇一人顶下来的,此外边功线实力的下降也不能把责任全推到二传身上,刁琳宇在本届世锦赛二传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有如此表现难能可贵。

顺便开个玩笑,本届世锦赛各队的二传都有“抽疯犯二”之作,奥罗把达内西传出了“冲天炮”,卡里尼把两位副攻传到怀疑人生,奥兹巴依也时不时让居内什一会高一会低的别扭来别扭去,须知上述这几位二传可都是“豪门”里的灵魂,因此二传状态的起伏不能简单归结于“抽不抽”,与大赛氛围、一传影响、攻手状态与二传的发挥环环相扣。

从球迷的角度而言,也不至于过于放大倒三角、掉头一类的错误,只要在可控范围内,只要别在关键时刻昏头,说句公道话,就算的上称职的二传。整个世锦赛下来,通过与强队过招,相信刁琳宇也能看到自身的差距,如稳定性还有所欠缺,不仅是技术上的稳定性,也包括控制场上节奏的稳定性、与攻手配合之间的稳定性,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训练中强化提高。二传之所以被誉为“大脑”,绝不是几场比赛就能打出来的,并且不同风格二传之间的相互弥补也是一个球队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客观说,近十年来,国内在二传的培养上有些滞后,如今掰着指头数出来的仍是征战多年的那几位,个把崭露头角的苗子“闪”了几下不是过早退役就是今年这个队明年那个队的“南征北战”,慢慢在球迷的视线中消失,巴黎周期二传的确有些告急。

渴望王梦洁拿到最佳!

对王梦洁的赞美已经不惜笔墨的多次提及,本届世锦赛她成为新组建女排里被“喷”最少的球员。从去年被喷最多到今年表现最好,王梦洁的运动生涯励志而感人。从她身上也再次感受到我们熟悉的“女排精神”,虽然“一路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尘土,眼中依然坚定”。

其实王梦洁已经成名多年,只是里约夺冠的光芒过于耀眼,加之林莉当时的表现确实完美,让人一度忽视几乎同时出道的她。年世锦赛的季军、年世界杯冠军拿的有些水到渠成,让当年的最佳自由人似乎拿得顺理成章。继而就是东京奥运会之后几乎无法翻身的被“狂喷”。

当球迷一度以为她会远离国家队时,她带着熟悉的笑容回来了,只是当年“开心小孩”的脸上多了一份成熟和从容。本届世锦赛王梦洁一传和防守均进入前十,并奉献多次惊险救球的精彩场面,给球迷带来惊喜之余也期待她能在世界大赛上再次拿到“最佳”,那不仅是她个人的荣光也是中国女排的好日子。

尽管这次世锦赛中国女排没能走上领奖台,但我也相信,多数球迷绝不简单因为获得冠军和赢球才死心塌地喜爱和追随女排的,更多源于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一种到任何时候对胜利充满无限渴望的信念,这就是中国女排的魅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