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联赛江门站,中国男排三战皆负,接下来该如何调整?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外教执教两年多真的有效吗?两年多来从来没质疑过外教的执教能力,每一次都有期待,每一次都没能耳目一新。基本功差,可以说是基层训练没做好。但是频频的发球踩线进攻踩线,整体串联,体现的就是平时训练的水平。换人,换发球等战术似乎完全没有。整个球队的技战术水平落后,国际潮流的三号位立体进攻今年几乎没有,这三场比赛24号位被单人拦死不要太多,唯一欣慰的,可能就是拦网吧。那么接下来的比赛,中国男排该如何调整呢?笔者认为,首先确立一套主力首发阵容,提高配合的熟练程度。某些队员可以改改发球方式了。发飘球的可以参考一下两个二传,杜海翔这种矮点的发大力跳发可以参考一下吉安内利那种慢上步,手上变化的发球方式。一个好的教练临场指挥和训练至少要有一个好的,但是男排这两年,训练,没看出什么成果,各种低级失误,配合失误几乎是年年被吐槽,小球该怎么糙还怎么糙,临场换人也没见什么章法,二换三和换发球几乎没见过,出奇效的换人更是没见过,我是从去年世锦赛前开始怀疑外教的执教能力了,不能说他带伊朗出成绩了,来中国带不出来就是队员的锅,至少教练该做出效果的地方我没发现什么亮点。中国男排的恶性循环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不是一个外教就能解决的。首先,现在有点身体条件的年轻人都去男篮了,男排选材很困难;其次,基层没有好教练给小队员练基本功,造成队员成长过程中技战术意识和技术没有依靠;第三,管理层功利,重女排轻男排,而且对队伍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面对这些现象,外教老头根本解决不了,他只能从技术层面上对技术已经成型的队员进行训练扩展,这完全就是舍本逐末。战术意识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像发球踩线,扣球保护意识和防吊意识,拼搏精神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现在男排的训练条件和后勤保障比以前好多了,国家排球联赛也让男排有了和强队交手的机会,还不好好珍惜的话以后会更加困难。笔者认为,现在中国男排的个别球员的无球意识有灵光一现的表现,预判到球的飞行轨迹扩大防守面积,自由人后排跳传也很娴熟。大接应下了不少困难球,副攻拦网也还可以,进攻也打走了一些到位球。看球这么多年从卢卫中,谢国臣,汤淼,陈平到现在得江川,我个人觉得我朝的接应位置的进攻是合格的。副攻拦网也还算强势。但串联那个死样子是怎么回事?前排进攻得到那点优势,后排这丢几分,那丢几分,优势瞬间被蚕食。想做到优秀的队伍只有进攻,没有串联和自失控制是不行的,何况我们队的进攻放眼世界排坛也没那么有优势。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