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甲骨文表情包那些古文字背后的生动故事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地方能治好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甲骨文,作为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且成熟的汉字,其独特之处不仅体现在数量众多的文字实物和已释读出的字词上,更在于其复杂的造字结构。中国汉字的六种造字方式——“六书”,在甲骨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除了象形字外,其他五种造字方法均可找到大量实例。

甲骨文因最早在殷墟(位于今河南安阳)被发现而得名,郑州也曾有甲骨出土,但带刻字的甲骨较为稀少,因此甲骨文又被称为“殷契文字”。这些出土的甲骨文字大多与占卜相关,因此甲骨文又被称为“卜辞”。商朝后期,占卜成为殷商王室的主要社会活动,贞人(巫师)主持的占卜仪式频繁举行。由于殷人尊神事鬼,凡事皆需卜问神意,并将占卜的过程、结果以及相关内容刻录下来。这些刻录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天文、气象、地理、婚媾、职官、世系等,为后人研究商朝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而上述这些深奥的甲骨文字,似乎只让专家们驻足欣赏。然而,甲骨文其实也有许多字形生动可爱,如同古人笔下的简笔画。不信,让我们一起探索一组有趣的甲骨文表情包。“斗”字甲骨文,生动描绘了古人争斗的场景。“服”字,竟让人跪拜不已!“服”字之威,竟让人五体投地!

“骑”字之韵,仿佛引领我走向苍茫的天涯。

“左”与“右”相伴而行,一左一右,缓缓而动,是不是显得格外可爱?然而,倘若你真正领悟了古文字的精髓,便会发现,古人的世界其实充满了无尽的——萌趣。有些字,仅凭外观,便让人感受到一股难以抗拒的“萌力”。以“龟”字为例:一眼望去,这“龟”字甲骨文是不是显得既直观又可爱?它分别描绘了乌龟的俯视图和侧面图,让人不禁想起用手机侧拍或俯拍乌龟的情景。而“壴”(zhù)这个字,意为陈列乐器,其甲骨文写法则展现了乐器的庄重与肃穆。其甲骨文字形犹如一只鼓静静地伫立,彰显出乐器的沉稳与威严。商代的兽面纹鼓,是不是令人叹为观止?实际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字都源自于“壴”这个字。例如,“鼓舞”中的“鼓”,便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手持鼓槌,正在敲击鼓面的场景。还有“喜庆”的“喜”字,其含义便是听到鼓乐而感到欣喜。从字形上看,上面的“壴”字描绘了鼓的形状,而下面的“口”字则象征着咧开的笑脸,表示喜悦之情。同样地,“彭”字也与鼓有关,它描绘的是击鼓时发出的声音——彭彭彭。右边,我们看到了甲骨文,它由五画组成,而金文则以三画呈现。无论是五画还是三画,它们都共同传达着“彭彭彭”的声音。后来,为了更专一地表示这个声音,人们在“彭”的左侧加上了“口”字,于是便有了“嘭”。不过,最令人觉得可爱的是,“彭”字在陶器上的字形。它看起来是这样的:

谈及可爱,不得不提这个字:“猱(náo)”,它代表一种猕猴。而甲骨文中的“猱”字,竟呈现出一幅温馨的画面: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还有这个字——

被誉为“甲骨文中最萌字”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莫非是猫?别逗了!

其实,这个字虽然长得颇似猫,神态也仿佛与猫相通,但它并非真正的猫。它并非猫,而是古代一种用于饮食的青铜器皿。其上的双“猫耳”实为提梁设计,而其下的四“猫腿”则构成了稳固的鼎足。所以,试想一下,在甲骨文中书写“问鼎天下”,这岂不是在“问猫天下”?而“鼎足三分”与“猫足三分”的对比,似乎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喵星人在地球上的地位确实非同寻常!除了形似猫咪,甲骨文还展现出了动漫角色的魅力。例如,甲骨文中的“章鱼哥”形象,与海绵宝宝中的角色如出一辙。甲骨文中,有一个字与其独特的脸型极为相似,仿佛就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不信,请看图:

实际上,这个字是“斗”字,描绘的是两人激烈争斗的场景。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它竟然与章鱼哥的形象不谋而合。这并非孤例,海绵宝宝,作为章鱼哥的忠实伙伴,也与一个甲骨文字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这个字,从其形状中便可略知一二。它正是表示“牙齿”的“齿”字,是不是颇似四颗门牙的排列?古代人的造字方式,真是既直观又富有创意。就连海绵宝宝的可爱宠物小蜗,也有一个与其形象相似的甲骨文字。这个字仿佛是两只大眼睛好奇地探出的“单”字,颇有趣味。这个字实在太可爱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它竟然与古代的一种武器有关。想象一下,在树杈的两端绑上石块,它就能变成一种砸人砍人的工具……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甲骨文字,它们的形状简直就像是一张张生动的表情包。例如,“子”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给人一种“摊手”无奈表情的即视感,仿佛是亲兄弟一般。这个甲骨文字,是不是看起来有些熟悉?难道它就是大家口中的“奥特曼”吗?其实,这个甲骨文字并非“奥特曼”,而是“星”字。或许,这个字的设计者正是想要借此暗示奥特曼源自遥远的星球。此外,还有一些甲骨文字描绘了生动活泼的火柴小人,其可爱模样仿佛跃然纸上,令人忍俊不禁。例如,“天”字所描绘的,是一个脑袋被特别突出的火柴小人,其本意代表“头”,后来这个字被引申为“天”,这或许是因为“头”与“天”在某种意义上都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屎”字无疑是最具形象性的一个例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人竟然能如此直白地描绘出拉屎的情景,这实在是出乎意料。接下来,我们谈谈“吴”这个字。对于姓“吴”的朋友们,这个字可是与你们息息相关哦。那么,它的甲骨文是怎样的呢?上面是个“口”,而下面的部分并非“天”,而是“夨”,这个字读作“侧”,象征着头侧在一边的姿态。那么,何时我们会把头歪向一边呢?答案通常是跳舞的时候。这种欢快的姿态,与“喜”字下方的“口”含义相通,都代表着开口大笑。因此,“吴”这个字的本义,便是娱乐。实际上,“吴”字就是“娱”的原始字。随着“吴”字被专门用作国名和姓氏,人们又造出了“娱”字来专门表示娱乐。所以,包含“吴”的字往往与娱乐相关,例如“虞”,其本义便是戴着虎头假面跳舞。在古代文字中,甲骨文常常会特别突出“吴”字中的“口”,以示欢快之情,仿佛嘴巴都笑出了身体。还有这样的感受:是否仿佛置身于一幅TomandJerry的动画世界之中?不过,有些同学可能不太注意,把“吴”字写成了这个样子:

同学,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可别把脑袋当成排球来挥舞啊!

其实,甲骨文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甲骨卜辞。这个名字源于它的一项重要功能——占卜。那么,在商代,人们是如何利用甲骨进行占卜的呢?以殷墟龟甲为例,整个过程大致如下:首先选取龟的腹甲部分(有时也会使用背甲),经过一系列的前期整治,包括削锯、修整和打磨,然后才能进行占卜。在经过整治的龟腹甲背面,人们会进行多处钻凿。这些钻凿通常包括用工具形成的略椭圆形或枣核形的凹槽,以及在旁边用同样工具形成的圆形凹槽。这样的单组钻凿,通常表现为“钻右凿左”的布局。钻凿的布局通常以龟腹甲的中缝,即所谓的“千里路”,为分界线。在左半部分,钻孔位于凿痕的右侧;而在右半部分,钻孔则位于凿痕的左侧,从而呈现出一种左右对称的美学效果。以下是龟背甲实物背面的照片和拓片,清晰地展示了这种有钻有凿的布局特点。在占卜过程中,人们会在龟腹甲背面的钻凿处用火烧灼,这种操作被称为“灼兆”或“灼龟”。由于钻凿区域的甲片已经相对较薄,因此高温烧灼会导致正面相应位置出现“卜”字形的裂纹,这些裂纹被称为“兆纹”。卜形兆纹示意图如下,其中兆纹被划分为纵向的“墨”(又称“兆广”或“兆干”)和横向的“璺”(又称“兆坼”或“兆枝”)两个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纵向的兆干与背面的凿孔相对应,而横向的兆枝则与背面的钻孔相吻合。因此,兆干与兆枝的方向都以“千里路”为中线,呈现出左右对称的特质。在占卜仪式中,人们观察到龟甲正面因烧灼而产生的卜形裂纹,这些裂纹被视为预示吉凶的重要依据。随后,根据裂纹的不同形态,占卜师会做出相应的吉凶判断,并在龟甲上刻写记录。若使用兽骨进行占卜,通常选取牛等动物的肩胛骨,经过整治、钻凿、施灼和刻辞等步骤。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为我们所知的“甲骨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