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获得冠军,一张张稚嫩的脸庞笑容灿烂,他们代表着上海排球的未来。近日,全国青少年u16男、女排球锦标赛相继收官,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收获男女团体冠军,刷新历史最好成绩。
排球是上海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市体校)从教球到育人,为一线队输送了大量优秀运动员。现在上海成年男女排主教练沈琼和王之腾,球迷们耳熟能详的李国君、张磊、汤淼、詹国俊、张哲嘉、戴卿尧等优秀国手都出自市体校。如今的这批排球小将们有哪些特点?他们又是如何成长的?来听听他们的幕后故事。
“从第一分拼到最后一分”
从小组赛首场1比3输给天津u16女排,到决赛3比1战胜天津u16女排问鼎冠军,上海u16女排的姑娘们像坐了趟过山车,又收获满满。
“备战时间仓促,而且我们选手的平均年龄最小,只能以小打大。”市体校排球教练张弘开门见山,道出此次参赛面临的困难。“往年球队备战训练时间在三到四周,今年情况特殊。一方面为了准备全国首届学生(青年)运动会,抽调了部分队员去上海女排青年队,所以我们补充了几名区里的球员,以10年龄段为主,最小的是年。另外我们参加了7月初的上海排球精英赛,基本上是以赛代练,每次赛后及时做针对性指导。”
比赛场上,隔网而战的对手人高马大。按张弘的话来说,“我们的身体是被对手碾压的。”首场输给天津队后,教练组给队员们打气卸包袱,比赛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就得迎上去、顶下来。
缺乏网口优势,但技术细腻、小球串联好,这些上海成年女排的特点也在这支小女排身上得以体现。所有的球队遇到上海队都很头疼,因为“打不死”,姑娘们用顽强的防守,拼出了一次次机会。
观察对手的站位打法,学会看裁判场上的手势,合理运用场上规则,姑娘们边赛边学。张弘说:“虽然她们都是小队员,但我们希望用成人模式,比如让大家在准备会上发言。”
队员们每人有个小本本,记录赛后总结、心得体会、提醒要点、发言提纲。决赛前,14名队员分别发言,提出技术方面怎么打,精神层面怎么去发挥。最后教练总结大家的发言,提炼出几条共识,“做好防守、不停冲击对手、始终相信自己。”每个队员赛前都会再温习加强。
滑动